成语拼音:shēng shì hè yì
成语解释:声势:声威气势;赫奕:显耀盛大的样子。声威气势显耀盛大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卷:“许氏三兄弟,都做了大官,虽然他不以富贵骄人,自然声势赫奕。”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聲勢赫奕
英文翻译:Heyi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势: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赫:1.显著;盛大:显赫。煊赫。2.姓。3.赫兹的简称。1秒钟振动一次是1赫。
奕:1.盛大。2.姓。
“声势赫奕”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形容的是一种浩大的场面或气势,比如人群涌动、锣鼓喧天的场景。举个例子:某科技公司新品发布会现场人声鼎沸,巨型LED屏幕滚动播放着产品亮点,CEO登台时聚光灯瞬间聚焦,台下掌声如雷贯耳——这种“声势赫奕”的场面,既展现了企业实力,也点燃了观众热情。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声势浩大”有什么区别?其实二者都强调规模与气势,但“声势赫奕”更突出显赫、耀眼的感觉。比如国庆阅兵仪式上,战机编队划过长空、装甲车队整齐驶过天安门,这种震撼人心的画面不仅是“声势浩大”,更因背后承载的国家荣耀而显得“声势赫奕”。
生活中也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当然!某社区组织的元宵灯会,原本只有几十盏灯笼,后来商家主动赞助、居民自发参与,最终变成绵延三公里的灯海。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男女老少穿行其中拍照打卡,这种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转变过程,不正是“声势赫奕”的生动写照?
值得注意的是,声势赫奕并不等同于虚张声势。就像某网红餐厅刚开业时请人排队造势,虽然短期内门庭若市,但若菜品质量不过关,最终只会落得门可罗雀。真正的声势赫奕,需要实力支撑才能持久,就像黄鹤楼历经千年风雨,依然能凭其建筑美学和历史底蕴吸引八方来客。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既要学会辨别真假声势,也要懂得创造有价值的影响力。某个科普博主用动画形式讲解量子物理,让艰深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视频播放量突破千万次。这种将专业内容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或许才是当代语境下“声势赫奕”的更高境界。
说到底,声势赫奕的核心在于“势”的形成与传递。它可以是自然景观的鬼斧神工,可以是文化活动的集体共鸣,也可以是科技创新的突破性呈现。关键在于找到事物内在的能量源,并通过恰当方式将其转化为可感知的传播力,就像春雷唤醒大地般,既要有爆发力,也要有持续生长的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