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à gān wù yì

成语解释:干:冒犯;物议:众人的议论。引起众多的议论或引起舆论的不满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恐怕他摆出老前辈的架子来,那是大干物议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繁体字形:大干物議

英文翻译:On the great work

大干物议的意思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干:[gàn]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3.做(事):实干。干活儿。埋头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6.事情变坏;糟:要干。干了,钥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牵连;涉及:干连。干涉。相干。5.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6.水边: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豆腐干儿。把萝卜晒成干儿。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钱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号(háo)。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14.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干。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

物: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4.姓。

议:1.讨论;商量:自报公议。2.意见:建议。提议。3.评论:物议。无可非议。

成语评论

哎呦,今天咱们来唠唠"大干物议"这个成语。可能有老铁要问:这成语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说某个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大伙儿议论纷纷,就像菜市场大妈聊八卦那么热闹。举个例子哈,前阵子某公司突然全员降薪,这事儿可不就成了同事群里的"大干物议"嘛!

有小伙伴可能会疑惑:这成语现在还用得上吗?您还别说,现在社交媒体时代,"大干物议"的现象反而更常见了。比如某明星的私生活被曝光,转眼间就能在热搜上挂三天,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大干物议"现场直播嘛!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总有些事情容易引发大干物议呢?依我看啊,核心在于这事儿得够新鲜、够劲爆、够接地气。就像上个月老王家的狗把邻居的快递叼走了,结果愣是在小区业主群引发了一场"养宠文明公约"大讨论,您说这事儿闹的!

个人觉得哈,面对大干物议不必太慌。俗话说得好"树大招风",越是引人关注的事儿,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咱可以用这个成语造个句:新出台的垃圾分类政策刚公布,就在各大论坛引发了大干物议,支持派和反对派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给各位提个醒,现在信息传播快得像坐火箭,真要遇到大干物议的情况,记住四个字:理性吃瓜。该解释的解释,该改进的改进,毕竟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您说是这个理儿不?

"大干物议"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