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ún jiāo shé bì
成语解释:焦:干;敝:破。嘴唇干,舌头破。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成语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焦唇乾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指费尽口舌
繁体字形:脣焦舌敝
英文翻译:talk till one's tongue and lips are parched
唇: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焦:1.火候过大或火力过猛,使东西变硬变脆或烧成炭样:烤得又焦又脆。衣服烧焦了。2.由于缺少水分,变得干枯、干燥:焦渴。唇焦舌燥。3.着急:心焦。焦急。4.指焦炭:炼焦。5.焦耳的简称。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敝:1.破旧;破烂:敝衣。舌敝唇焦。2.谦辞,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敝姓。敝处。敝校。3.衰败:凋敝。经久不敝。
哎哟喂,这“唇焦舌敝”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说得口干舌燥也没能说服对方,像不像你试图给朋友安利新剧,结果人家全程刷手机?比如老张劝儿子别打游戏时,把《孙子兵法》都用上了,结果孩子来了句“爸,您说的都对,但我这局马上要赢了”——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唇焦舌敝现场嘛!
那这成语和“苦口婆心”有啥区别呢?咱们举个例子就明白啦。王阿姨劝邻居垃圾分类,把环保知识讲得头头是道,这叫苦口婆心;但要是讲了三小时对方还在乱丢厨余垃圾,这时候就能拍大腿喊“哎呀,我真是唇焦舌敝了!”你品,你细品,是不是画面感就出来了?
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还爱用这词吗?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公司开会时产品经理激情讲解新功能,结果程序员小哥突然举手:“这个需求技术上实现不了”——这时候经理那欲言又止的表情,可不就是现代职场版的唇焦舌敝嘛!
依我看啊,这成语虽然听着老派,但放在当下反而更有现实意义。咱们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光靠嘴皮子功夫真不一定管用。就像前两天我想说服老妈别总转发养生谣言,结果发现给她看科普视频比讲道理有效多了。所以说沟通这事儿,真不能光使蛮劲儿,得讲究方式方法,你说是吧?
不过话说回来,有些场合还真得靠反复劝说。就像小区物业要装电梯,得挨家挨户做工作。李叔那阵子天天串门,说得嗓子都哑了,最后靠着一摞调研报告才把事办成。你看,唇焦舌敝虽然辛苦,但有时候确实是必要的前期铺垫。
最后给个小建议:下次遇到需要说服别人的情况,不妨试试“三分道理七分案例”的套路。就像教孩子别碰热水壶,与其唠叨十遍,不如让TA轻轻碰下温水杯——实践出真知嘛!毕竟咱们老祖宗也说过,知行合一才是硬道理,光动嘴皮子哪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