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é
  • chú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é bì chún kū

成语解释:敝:破;枯:枯干。舌头破烂,嘴唇干焦。形容费尽了唇舌

成语出处:孙中山《发刊词》:“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指费尽了唇舌

繁体字形:舌敝脣枯

英文翻译:Withered tongue and lips

舌敝唇枯的意思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敝:1.破旧;破烂:敝衣。舌敝唇焦。2.谦辞,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敝姓。敝处。敝校。3.衰败:凋敝。经久不敝。

唇: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枯:1.(植物等)失去水分:枯萎。枯槁。枯草。枯骨。2.(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枯井。海枯石烂。3.肌肉干瘪:枯瘦。4.没有生趣;枯燥:枯坐。5.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枯。茶枯。麻枯。6.姓。

成语评论

舌敝唇枯”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舌头说破了、嘴唇干裂了,用来形容费尽口舌却难以说服对方。比如,公司会议上,小张为了推动新方案,从市场趋势讲到成本核算,嗓子都快冒烟了,可几个同事仍然眉头紧锁,最后他只能无奈摇头:“我这真是舌敝唇枯了,大家到底在顾虑什么?”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时明明说得很详细,对方还是不理解?其实核心问题在于沟通方式。语言表达固然重要,但一味输出观点而忽视对方的接受状态,就像对着紧闭的门用力敲门——手疼了,门却没开。比如家长教育孩子时,反复念叨“好好学习”,不如先坐下来问一句:“你觉得最近哪门课最有意思?”

我曾经遇到一个有趣的案例。邻居王阿姨总抱怨儿子不听劝,后来她试着把“你必须早睡”换成“你最近黑眼圈挺重,要不要试试我的助眠茶?”结果儿子反而主动调整了作息。这说明,“舌敝唇枯”的困境背后,藏着沟通中“单向输出”与“双向互动”的区别。与其耗尽力气说服别人,不如留出空间让对方表达,可能事半功倍。

再比如职场中的跨部门协作。市场部的小李为了争取技术部的支持,准备了二十页的PPT,结果会议开到一半,技术主管突然打断:“这些数据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小李顿时语塞。后来他改变策略,先花半小时听技术部吐槽研发难点,再重新调整方案框架,合作竟意外顺利。你看,有时候少说几句,反而能打开新局面。

最后想分享一个观察: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人们每天要处理大量语言信息,“舌敝唇枯”的现象其实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信息过载”带来的疲惫感。或许未来的沟通智慧,不在于“说得多用力”,而在于“说得够精准”。就像修剪枝叶的园丁,找准关键的一剪,胜过盲目挥舞整把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