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ng shì fēng liú
成语解释: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指名士的风度和气韵
繁体字形:名士風流
英文翻译:unconventional ways of scholars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名士风流”这个词,乍一听像是古人专属的标签,但它真的离我们很远吗?举个接地气的例子:隔壁张教授穿着拖鞋在校园里遛弯,手里攥着半块烧饼,嘴里哼着昆曲,却能在课堂上把量子物理讲得全场沸腾——这种用专业魅力碾压外表随性的状态,大概就是现代版名士风流了。
有人会问:不修边幅就是名士风流吗? 其实重点不在外表,而在于精神世界的丰沛。就像程序员老王顶着三天没洗的头发熬夜改代码,但电脑桌面分类比图书馆还整齐,随手就能调出十年前的项目文档,这种对专业的执着反而让同事觉得他“酷得很有道理”。
上周在798艺术区遇到个有趣场景:画室老板穿着沾满颜料的围裙,蹲在门口喂流浪猫,转头就跟藏家聊起明代山水画的笔墨气韵。当他说“艺术就是活得自在还要有真本事”时,围观群众突然理解了这个成语的现代诠释——专业底气撑起的洒脱,比刻意营造的精致更有感染力。
或许你会疑惑: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做派吗? 观察奶茶店00后店长就有答案:他戴着夸张的动漫耳钉调配新品,却能准确记住熟客的糖度偏好;上班时把操作台擦得锃亮,下班踩着滑板去听哲学讲座。这种把热爱融入日常的鲜活姿态,正是名士风流在Z世代的进化形态。
我曾在敦煌见过更震撼的演绎:文物保护员老周住在窑洞里,喝着混沙子的砖茶,却能对着斑驳壁画讲出每个菩萨的前世今生。当他指着残缺的飞天说“看这线条多自由”时,突然明白真正的风流不在形式,而是专业积淀到极致后自然流露的生命状态。这种古今相通的精神内核,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贴近现代人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