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ng
  • nián
  • ér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óng nián ér yǔ

成语解释:犹言相提并论。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繁体字形:同年而語

英文翻译:put on a par with

同年而语的意思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语:[yǔ]1.话:语言。语音。汉语。外语。成语。千言万语。2.说:细语。低语。不言不语。默默不语。3.谚语;成语:语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手语。旗语。灯语。5.姓。[yù]告诉:不以语人。

成语评论

提到“同年而语”,很多人会疑惑: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它和常见的“同日而语”有什么区别?其实,“同年而语”强调将不同时间、不同背景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而这样的比较往往缺乏合理性。举个例子:有人用自己刚毕业的薪资和父辈工作20年后的收入做对比,感慨“一代不如一代”——这就是典型的“同年而语”。

比如职场新人小张,总喜欢拿自己和部门经理比:“为什么他能独立负责项目,我却只能整理表格?”其实这是忽略了经验积累的过程。如果用工作3个月和工作10年的状态直接对比,就像拿苹果树的幼苗和结满果实的成年树比产量,显然有失公平。

那么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这种比较误区?心理学研究显示,社交媒体放大了“即时对比”的焦虑。看到同龄人晒豪车、晒旅行,我们容易忘记每个人的人生进度条不同。就像马拉松比赛中,前3公里的配速不能决定最终成绩,人生的赛道更需要关注自己的节奏。

有个有趣的案例:2000年的手机巨头诺基亚,曾嘲笑初代iPhone“续航差、易碎屏”。如今看来,这种基于当时技术条件的评判,恰恰成为“同年而语”的反面教材。科技发展证明,划时代的产品往往需要突破原有评价体系。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智慧在于提醒我们建立动态视角。就像评价孩子的成长,不能用同一把尺子量遍所有年龄段。邻居家5岁会背古诗的神童,和自家8岁擅长足球的孩子,本就在不同的赛道上奔跑。关键不是比较快慢,而是发现各自的成长轨迹。

下次遇到类似困惑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两个事物的时间跨度是否一致?发展阶段是否相同?就像不能要求刚栽下的荷花苗立刻开花,合理的比较需要给予时间与空间。毕竟,每个成就背后都有看不见的积累,每个成功都有专属的时间表。

同年而语的造句

  1. 造句 凯恩斯同经济学家费雪不可同年而语。
  2. 造句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3. 造句 若比薄昭罪恶,未可同年而语,案诸刑典,合诛五族。
  4. 造句 这首诗表达的意境比起刚才那首简直是不可同年而语。
  5. 造句 现在的他已经不可同年而语矣。
  6. 造句 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岂得同年而语矣。
  7. 造句 况以将军之地,将军之才,将军之名,将军之势,而能克修籓服,北面称臣,宁与刘泽同年而语其功业哉?岂不身与山河等安,名与金石相敝?愿加三思,虑之无忽。
  8. 造句 中华文化在汉唐时达到鼎盛,就是相对较为贫弱的宋朝在文化文明方面也是元、清所不能同年而语的。
  9. 造句 况以将军之地,将军之才,将军之名,将军之势,而克修籓服,北面称臣,宁与刘泽同年而语其功业哉!寄感恩怀服,不觉狂言,斧钺之诛,其甘如荠。
  10. 造句 况以将军之地,将军之才,将军之名,将军之势,而能克修蕃服,北面称臣,甯与刘泽同年而语其功业哉?岂不身与山河等安,名与金石相弊?愿加三思,虑之无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