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òng
  • xīn
  • ch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òng xīn chù mù

成语解释:怵目:使人看了感到恐惧。看了使人感到内心恐惧。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成语出处:宋·陈亮《祭宗成老文》:“虽才俊比肩,可喜可愕,至于动心怵目,无所不有,然其厚德伟度,要不复前人比。”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感动很大

繁体字形:動心怵目

英文翻译:astounding

动心怵目的意思

动: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怵:害怕;恐惧:怵头。心里直犯怵。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成语评论

哎哟喂,说到“动心怵目”这成语,你别说,还真是挺有意思的!咱先拆开看看——“动心”是让人心跳加速,“怵目”是看得人心里发毛,合起来不就是那种又刺激又吓人的画面吗?举个栗子,比如电影里突然来个爆炸场面,火光冲天、碎片乱飞,观众一边捂眼睛一边忍不住从指缝里偷看,你说这算不算动心怵目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这和普通的吓人场景有啥区别?”说白了,关键在“矛盾感”!比如你看纪录片里火山喷发的镜头,岩浆翻滚的壮丽让人挪不开眼,可一想到它吞噬村庄的破坏力,后背又直冒冷汗。这种美与危险的交织,才是“动心怵目”的灵魂所在嘛!

再整点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头一次去玻璃栈道,两腿哆嗦得像筛糠,眼睛却死死盯着脚下的万丈深渊。他后来跟我说:“当时又怕得要死,又觉得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带劲的风景。”你看,这种又怂又上头的体验,活脱脱就是“动心怵目”的现实版!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网上动不动就搞些“震惊体”内容。要我说啊,真正的动心怵目可不是靠标题党唬人。记得去年看敦煌壁画修复的报道吗?千年颜料在镜头下流光溢彩,可细看那些剥落的痕迹,就像在跟时间赛跑——这种文明的璀璨与脆弱,才真叫人看得心里咯噔一下。

说到底,这成语就像杯特调鸡尾酒。三分惊悚打底,七分震撼提味,最后撒点回味无穷的余韵。下次遇到让你又怕又爱看的场面,不妨拍大腿喊一嗓子:“嚯!这可真是动心怵目!”保准比干说“好可怕”有文化多了!

最后插句个人观点: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咱更得学会分辨啥是真·动心怵目,啥是博眼球的塑料震撼。毕竟啊,能让人心跳加速又回味无穷的,才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内容。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