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òng xīn yú mù
成语解释:动心:为外物诱惑而感情波动;娱:快乐。打动人心并使人快乐
成语出处:宋·陈亮《跋朱晦庵送写照郭秀才序后》:“及凡世间可动心娱目之事,皆斥去弗愿,若将浼我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声色享乐之事
繁体字形:動心娱目
英文翻译:Amuse the eyes
动: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娱:1.快乐:欢娱。耳目之娱。2.使快乐:聊以自娱。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你别说,这“动心娱目”的成语真是挺有意思的!比如春天去公园溜达,满眼都是桃花红、柳枝绿,配上小桥流水,简直让人“动心娱目”——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词儿到底啥时候用合适啊?”哎对喽,它可不光形容风景,像看杂技演员空中翻跟头、听歌手飙高音,那种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都能用这词儿!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比如电影《长安三万里》里的水墨画场景,动画师把李白吟诗的画面做成流动的山水卷轴,好家伙,那视觉效果绝对算得上“动心娱目”了。这时候肯定有人嘀咕:“这不就是好看的意思吗?为啥非用成语?”问得好!其实成语妙就妙在既有画面感又有文化味儿,就像吃火锅蘸麻酱,比单纯涮白水香多了。
再比如朋友给你显摆新装修的loft,工业风混搭绿植墙,金属管道上爬着藤蔓,你脱口而出“这设计真动心娱目啊!”这时候核心问题来了——这成语和“赏心悦目”有啥区别?实话实说,区别就在那股子“动”劲儿!“动心”强调内心被触动,比单纯“赏心”更多了份情感共鸣,就像听周深唱歌,不光耳朵舒服,心里也跟着颤悠。
要我说啊,现在大伙儿整天盯着手机,眼睛都快被像素点淹没了,更需要这种“动心娱目”的体验。上个月去景德镇看陶瓷展,有个当代艺术家把青花瓷做成悬浮装置,瓷器在光影里转圈圈,那才叫既养眼又养心。所以说啊,生活中得主动找这些能打动眼睛又撩拨心灵的玩意儿,比刷短视频解压多了!
最后分享个小发现,城市夜景其实也藏着“动心娱目”的彩蛋。有天加班到深夜,路过写字楼看见清洁阿姨在擦玻璃幕墙,她的身影倒映着万家灯火,像幅会动的光影画。这种不经意间的美,才是成语最生动的注脚——眼睛吃着冰激凌,心里喝着热鸡汤,你说妙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