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ōng chéng míng suì
成语解释:遂;成功。建立了功绩;有了名声。
成语出处:墨翟《墨子 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繁体字形:功成名遂
英文翻译:achieve success and win recognition
功: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遂:[suì]1.顺心;称意:遂心。遂愿。2.成功:百事乃遂。阴谋未遂。3.文言连词。于是:书既发,遂举兵。[suí]义同“遂(suì)”。用于“半身不遂”。
“功成名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成就了事业、获得了名声。比如,有人会说:“他年轻时埋头科研,如今功成名遂,成了行业内的权威专家。”这里的“功成名遂”不仅指物质上的成功,更包含社会认可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功成名遂一定要轰轰烈烈吗?其实未必。邻家王阿姨在社区默默做了二十年义务调解员,帮无数家庭化解矛盾。虽然没上过电视报纸,但街坊邻居提起她都竖大拇指——这何尝不是一种“功成名遂”?功业和名声的标准,本就该因人而异。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后来却成就了“三分天下”的伟业。这种从平凡到卓越的蜕变,正是“功成名遂”的生动写照。值得注意的是,古人追求功名时往往强调“修身齐家”的前提,提醒我们成功不能脱离德行根基。
现代社会如何理解这个成语?在创业圈有个真实案例:某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坚持八年不融资,专注打磨产品,最终靠用户口碑做到上市。记者采访时他说:“功成名遂不是终点,而是持续创造价值的新起点。”这打破了“成功即巅峰”的刻板印象,展现了动态发展的成功观。
个人认为,“功成名遂”不应成为人生的紧箍咒。就像登山者既可以选择征服珠峰,也能享受山间小路的野趣,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与其盲目追求世俗定义的“成功标配”,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具体目标的实现过程上——毕竟,真正的功业往往诞生于热爱的土壤。
最后想说的是,功名如潮水,涨落皆有时。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反而放下了对功名的执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人不再被结果绑架,专注于当下能做好的每件事时,或许恰恰打开了通向“功成名遂”的另一扇门。人生这场马拉松,重要的不是某个节点的掌声,而是沿途播种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