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ō fū chuí suǐ
成语解释:剥:剥去;肤:皮肤;椎:捶击。剥人皮肤,敲人骨髓。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
成语出处:唐 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余,剥肤椎髓,公私扫地赤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剥膚椎髓
英文翻译:Exfoliate the spinal cord
剥:[bāo]去掉外面的皮或壳:剥花生。剥皮。[bō]义同“剥”(bāo),专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夺,生吞活剥。
肤:1.皮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2.表面的;浮浅:肤浅。肤泛。
椎:[zhuī]椎骨,人和其他脊椎动物背部中央构成脊柱的短骨:颈椎。胸椎。[chuí]1.敲打用的一种工具。现通常写作槌:木椎。2.用椎打:椎杀。3.迟钝:椎鲁(愚笨)。
髓:1.骨头里像脂肪的东西:骨髓。敲骨吸髓。2.像髓的东西:脑髓。石髓。3.事物的精华部分:精髓。神髓。4.植物茎的中心部分。
哎哟,说到“剥肤椎髓”这个成语,可能有人会懵圈:“这词儿咋这么生猛啊?”其实说白了,它形容的是剥削压榨到了极致,连皮肉骨髓都不放过的狠劲儿。举个例子你就懂——比如老张开公司,天天让员工加班到凌晨三点,工资还克扣一半,这操作简直是把人当甘蔗榨汁机用,这不就是剥肤椎髓的活教材吗?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现在用得多吗?”嘿,别说,还真不少见!比如最近新闻里那个黑心房东,不仅涨租金翻倍,还要求租客自费修水管、换灯泡,连电表都动手脚。网友直接评论:“这房东剥肤椎髓的功力,不去当反派BOSS可惜了!”你品,你细品,是不是画面感拉满?
不过话说回来,用这成语得看场合。像夸人工作努力可千万不能用错——比如夸同事:“小王这方案写得真细致,简直是剥肤椎髓的典范!”那估计人家得当场翻脸。所以说啊,成语虽好,可别往彩虹屁里掺刀子,这是我个人的血泪经验。
还有人纠结:“这成语和‘敲骨吸髓’有啥区别?”要我说,就像麻辣烫和火锅的区别——前者更强调层层剥削的过程,后者侧重结果上的彻底。比如某游戏公司出新皮肤,先搞预购折扣,再出限定礼包,最后来个抽奖保底,这套组合拳啊,剥肤椎髓玩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
最后插句个人看法:现在很多行业都在讲可持续发展,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迟早要凉。就像我老家村口的百年老槐树,当年要是被砍了当柴烧,现在哪来的旅游打卡点?所以说啊,做人做事还是得留点余地,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