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ū
  • h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 xī qiū háo

成语解释: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成语出处:《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很细心

繁体字形:利析秌毫

英文翻译:be astute in conducting linancial affairs

利析秋毫的意思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析:1.分开;散开:析居。条分缕析。分崩离析。2.分析:剖析。解析几何。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3.姓。

秋:1.秋季:深秋。秋风。秋雨。秋高气爽。2.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秋。大秋。3.指一年的时间:千秋万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5.姓。6.见〖秋千〗。

毫:1.细长而尖的毛:狼毫笔。羊毫笔。2.指毛笔:挥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毫。二毫。4.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无头绪。5.(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质量或重量,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货币单位,即角。

成语评论

利析秋毫”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其实它的核心意思就是“分析利益时细致到连鸟兽秋天新长的细毛都能看清”,用来形容人在处理利益问题时极度细心。比如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用在什么场景里?”举个例子:一家创业公司的财务总监在审核年度报表时,不仅核对每一笔收支,还仔细追踪小数点后两位的差异,同事感慨道:“你这简直是利析秋毫啊!”

这时候你可能想问:“细致到这个程度有必要吗?”其实关键在于平衡。比如某位投资人评估项目时,既关注团队背景和商业模式,又会研究行业报告里容易被忽略的注释条款。他说:“利析秋毫不是为了钻牛角尖,而是为了避免让‘魔鬼藏在细节里’。”这种态度既避免了粗心导致的决策失误,又不会陷入过度纠结的陷阱。

生活中也能找到接地气的例子。比如家庭主妇规划月度开销时,把超市促销券、会员积分甚至塑料袋的二次利用都算进去。邻居开玩笑说:“你这账本算得比上市公司财报还清楚!”但她认为:“现在物价涨得快,利析秋毫才能保证生活质量不下降。”这种将大目标拆解为可执行细节的思维方式,其实适用于各个领域。

有人担心这样会不会太累?个人觉得关键在于培养系统性思维。就像拼乐高积木,既需要看清每块积木的纹路(利析秋毫),又要时刻记住整体造型。工作中见过不少优秀的管理者,他们既能快速抓住合同里的关键条款,又不会因为某个标点符号的争议耽误项目进度。这种收放自如的状态,或许才是这个成语在当代的最佳诠释。

最后要提醒的是,利析秋毫不等于斤斤计较。前者是理性分析的能力,后者则可能演变成情绪化的较劲。就像品茶高手能分辨出不同山泉水的矿物质含量,但绝不会因此拒绝喝普通矿泉水。当我们面对重要决策时,带着显微镜观察细节,同时记得备好广角镜保持全局观,这样的组合拳才能真正发挥这个成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