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 fēng chǔ yǔ
成语解释:见“凄风苦雨”。
成语出处:清·程麟《此中人语·田螺妖》:“[女]每于凄风楚雨之时,常思归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境遇悲惨
繁体字形:淒風楚雨
英文翻译:miserable conditions
凄:1.寒冷:风雨凄凄。2.形容冷落萧条:凄凉。凄清。3.形容悲伤难过:凄然。凄切。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楚:1.古书上指牡荆。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供药用。2.痛苦:苦楚。3.清晰;整齐:清楚。衣冠楚楚。4.周朝国名(?—前223)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湖南、湖北一带。为秦所灭。5.朝代名。十国之一(907—951)。马殷建立。建都长沙,后为南唐所灭。
雨:[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凄风楚雨”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我们先看个例子:老张推开窗,看着外面斜斜的雨丝裹着落叶打转,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离家的那个清晨,也是这般凄风楚雨的天气。这时候用“凄风楚雨”,是不是比单纯说“刮风下雨”更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自然环境描写吗?其实不然。比如描述职场困境时可以这样写:项目连续受挫的日子里,办公室总弥漫着凄风楚雨般的压抑,连打印机发出的声响都像在叹息。这里把环境氛围转化为心理感受,反而更戳人心。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引发共鸣?我常想,大概因为它把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做了精准嫁接。就像上周路过老街,看见拆迁废墟里孤零零的老槐树在雨中摇晃,那句“凄风楚雨”突然就跳进脑海——这何尝不是城市变迁的某种隐喻?
现代人还适合用这种文绉绉的成语吗?我倒觉得在短视频泛滥的时代,偶尔用这样的词语就像给文字加了层滤镜。试着在朋友圈写:“深夜加班的写字楼,落地窗外是都市的凄风楚雨”,肯定比直白的“今天又加班到好晚”更有余韵。
有次听邻居阿姨聊起子女在外打拼,她说:“孩子们视频时总笑着说都好,可当妈的听着总觉得话筒那头飘着凄风楚雨。”这个用法让我惊讶——原来普通百姓的日常对话里,成语可以这样自然流淌。
说到底,语言就像调味料,关键看怎么用。下次遇到想表达“艰难处境中的凄凉感”时,不妨试试给场景裹上层“凄风楚雨”。就像给黑白照片晕染水墨,说不定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