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ù
  • gēn
  • qīng
  • jì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ù gēn qīng jìng

成语解释: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成语出处:《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静。”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繁体字形:六根清静

英文翻译:undisturbed

六根清静的意思

六:[liù]1.数目。五加一的和。2.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lù]用于地名,如六安(在安徽)。

根:1.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有的根还能贮藏养料。2.比喻子孙后代:这孩子是他们家的根。3.(根儿)物体的下部或某部分和其他东西连着的地方:耳根。舌根。墙根。根基。根底。4.事物的本原;人的出身底细:祸根。寻根。从根儿上解决问题。知根知底。5.根本地;彻底:根究。根治。根绝。6.依据;作为根本:根据。无根之谈。7.用于细长的东西:两根筷子。一根无缝钢管。8.方根的简称。9.一元方程的解。10.姓。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静:1.安定不动(跟“动”相对):静止。安静。风平浪静。静静的湖水。2.没有声响:寂静。清静。傍晚,公园里很静。3.使平静或安静:静下心来。请大家静一静。4.姓。

成语评论

六根清静”这个词,听起来像一句佛家偈语,但它和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举个例子:办公室的同事们在激烈讨论中午吃什么,你却戴着降噪耳机专注写报告——这时候,你的“眼不见纷乱场景,耳不闻嘈杂争论”,算不算某种程度的“六根清静”?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真能做到六根清静吗?”其实这里的“清静”不是要切断所有感官,而是学会管理注意力。就像学生备考时主动关掉社交软件,用白噪音隔绝环境干扰,这种有选择地接收信息,正是现代人践行六根清静的方式。

再举个反例:周末本想好好读本书,结果手机每隔五分钟弹出推送,电视机里放着综艺节目,茶几上还堆着没吃完的零食——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六根”被各种刺激轮番轰炸,自然难以获得内心的安宁。这时候需要的不是强制断网,而是培养“主动过滤”的能力。

个人认为,六根清静的本质是建立信息防火墙。就像电脑需要定期清理缓存,人的感官也需要定期“断舍离”。我习惯每天留半小时完全脱离电子设备,单纯观察窗外的树影摇动或聆听雨滴声响,这种刻意练习能帮助大脑重置敏感度。

或许有人疑惑:“这种状态能带来什么实际好处?”从神经科学角度看,当感官不持续被刺激时,前额叶皮层会从应激模式切换到创造模式。程序员面对bug时突然去散步获得灵感,设计师在美术馆发呆时迸发创意,都是六根清静带来的意外收获。

与其把六根清静看作高深的修行,不如理解为一种生活策略。下次遇到烦心事时,试试暂时关闭两三种感官通道:关掉刺眼的顶灯点支蜡烛,摘下智能手表,把手机调成灰度模式。你会发现,降低感官负荷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反而更清晰了。

六根清静的造句

  1. 造句 西方教的二圣之一准提道人先至,用六根清静竹将截教的乌云仙现出原身,是一只金鳌,被准提道人钓去,送回西方教去了。
  2. 造句 这六根清静竹是竹山万竹之祖,控制万竹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御魔阵法,能够抵御、压制、净化各种负面能量。
  3. 造句 六根清静除烦恼,玄中妙法少人知。
  4. 造句 大敌当前,你们两个都是天上真神,应该是六根清静之辈,咋还是被别人一激就稳不起无名火冒了喃?
  5. 造句 我?我无欲无求,六根清静,能有什么事,就算是老板娘要包小白脸,好像也是你比较有希望吧。
  6. 造句 一轮明月,两袖清风,三生有幸,四时无忧,五行之中,六根清静,七星闪耀,八仙过海,九天揽月,于炎炎大暑时节,送你十分清凉,敬请笑纳!
  7. 造句 在他身旁伫立着一个美貌尼姑,一双美目满含情愫,眼光一瞬也没有离开那名男子,倾慕的神色泄于脸面,浑然不似出家之人六根清静的样子。
  8. 造句 可惜,并不是所有我等凡夫俗子都可以象境界崇高的佛一样,参破一切,六根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