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qīng jìng jìng
成语解释:安安静静,不嘈杂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我这一进去,他又赌气走了,不如咱们回去罢,让他两个清清静静的说一回。”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清闲
繁体字形:清清静静
英文翻译:Clear and quiet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静:1.安定不动(跟“动”相对):静止。安静。风平浪静。静静的湖水。2.没有声响:寂静。清静。傍晚,公园里很静。3.使平静或安静:静下心来。请大家静一静。4.姓。
静:1.安定不动(跟“动”相对):静止。安静。风平浪静。静静的湖水。2.没有声响:寂静。清静。傍晚,公园里很静。3.使平静或安静:静下心来。请大家静一静。4.姓。
“清清静静”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一种安宁、不受干扰的状态。比如,有人会说:“周末的图书馆里,阳光洒在书桌上,四周清清静静,最适合专心读书。”这时候,你会不会好奇——为什么“清清静静”能让人更专注?其实答案就在词本身:它描绘的不仅是环境的安静,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松弛感。
再举个例子,一位老人坐在院子的藤椅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望着远处的山影说:“人老了,就喜欢这种清清静静的日子。”这句话里的“清清静静”是否仅仅指环境?不完全是。它还暗含了远离琐事、回归内心的渴望。这时候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人们总在忙碌后向往清净?或许因为清净能让人重新找回生活的节奏感。
有趣的是,“清清静静”并不等于完全无声。记得有次在山间民宿过夜,窗外细雨沙沙,屋内炉火噼啪,这种声音反而衬托出更深层的宁静。老板笑着说:“我们这儿啊,清清静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这说明真正的清净,其实是内心与环境的和谐共鸣。
有人可能会质疑:现代社会这么喧嚣,哪里找得到清清静静?我倒觉得关键在于选择。就像在咖啡馆角落戴上降噪耳机,在通勤路上专注观察车窗外的云影——所谓“清净”,更多是主动营造的心境。就像古人说的“大隐隐于市”,真正的宁静从不依赖绝对无声。
最后想到朋友家的书房布置:浅色窗帘滤过阳光,木质书架上只摆着几本常读的书。她说:“这样清清静静的空间,像给大脑开了扇通风的窗。”这让我突然明白,成语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把抽象的感受变得具体可触。当我们说“清清静静”时,其实在描述一种可创造、可感知的生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