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ōu māo dào gǒu
成语解释:指偷窃。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偷窃
繁体字形:偷猫盗狗
英文翻译:Stealing cat and dog
偷:1.暗中拿别人财物:偷窃。2.瞒着人:偷听。3.苟且;敷衍:偷生。偷安。4.抽出(时间):忙里偷闲。偷空(kòng)儿。5.偷东西的人:小偷儿。6.“媮”,另音yú
猫:[māo]1.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等色。种类很多。2.躲藏:猫在家里不敢出来。[máo][猫腰](máo∥yāo)同“毛腰”。
盗:1.偷窃:盗取。2.抢劫财物的人:强盗。海盗。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偷猫盗狗”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专门针对宠物大盗,但实际是用来形容那些偷偷摸摸做小坏事的人。比如邻居老张总爱顺手拿走小区花坛的盆栽,虽然不贵重,但大家都背后议论:“这人净干些偷猫盗狗的事。”这种行为就像把别人的善意当空气,时间久了自然没人愿意和他打交道。
有人可能会问:偷猫盗狗和普通小偷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个成语更强调“不务正业”的意味。比如公司里的小王,上班总在网购、刷短视频,领导安排的任务随便应付。同事私下吐槽:“他这哪是来工作的?分明在搞偷猫盗狗的勾当。”这里并不是说小王真的偷东西,而是批评他把精力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仔细想想,现代社会还适用这个成语吗?前几天看到外卖员利用系统漏洞多领补贴的新闻,有人评论道:“平台规则有缺陷是事实,但用偷猫盗狗的方式占便宜,迟早要栽跟头。”这让我联想到:当一个人习惯了走捷径,就像踩着薄冰过河,表面看省了力气,实际风险越来越大。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值得警惕的,是那种“小恶无害”的心理。就像学生时代抄作业的同学,总说“反正老师不会发现”。但量变会引起质变——今日抄一道题,明日就可能编造数据,这种思维惯性比单次错误更危险。值得庆幸的是,只要及时意识到问题,大多数人都能像修剪枝条的树木一样,重新朝着阳光生长。
与其纠结过去的错误,不如踏实走好未来的路。毕竟人生这场马拉松,偷猫盗狗或许能带来百米冲刺的错觉,但真正能跑到终点的,永远是那些看清方向、稳步前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