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ōng shān zhī zhì
成语解释:指隐居的念头。
成语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人的志向
繁体字形:東山之志
英文翻译:Ambition of Dongshan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哎呦,说到“东山之志”这个成语,可能有人会挠头:“这词儿听着文绉绉的,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它就像咱们常说的“卷土重来”或“重振旗鼓”,但多了一层“蛰伏后爆发”的劲儿。比如老张创业失败后回老家种了两年地,最近突然带着新项目杀回互联网行业,大伙儿都说他这是典型的东山之志。
等等,这成语为啥非要扯上“东山”?这里头可有门道!原来典故出自东晋谢安,人家当年隐居会稽东山,后来出山干成了淝水之战这等大事。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现代人说的“gap year充电后王者归来”嘛!就像隔壁王姐,辞职带孩子三年,今年考了个营养师证重新杀入职场,朋友圈文案直接写着:“姐的东山之志,从给全家做减脂餐开始!”
有人可能要问:“这跟普通的重新努力有啥区别?”嘿,关键就在“志”字上!东山之志可不是随便立flag,而是经历过低谷后依然保持的战略定力。比如我表弟考研二战失败,转头去奶茶店打工观察市场,今年自己搞了个国潮茶饮品牌,这种带着沉淀的逆袭才配叫东山之志。说白了,就像打游戏存够大招再放,比无脑冲塔强多了。
不过啊,现代社会谁还没点东山再起的故事?我瞅着楼下修车的老李头就有这范儿。他年轻时办厂欠债,五十岁从头学汽修,现在成了汽配城里的“疑难杂症专业户”。要我说,东山之志最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打破了“什么年纪该干什么事”的条条框框。就像老李常挂在嘴边的:“发动机能大修,人生凭啥不能重启?”
话说回来,咱普通人怎么培养这种心态?我的经验是:失败时别急着自我否定,把低谷当“系统升级时间”。去年我被裁员那会儿,天天泡图书馆研究短视频,现在不也把副业搞起来了?记住咯,东山之志从来不是成功者的专利,而是给那些愿意换个姿势再战的人的奖赏。就像打麻将,这局点炮了怕啥?洗牌重来又是新局!
所以啊,下次看到有人默默消失一段时间又惊艳亮相,别光顾着喊“666”。人家指不定正实践着千年古人的智慧呢。这世道变化快,但东山之志教会我们:暂时的撤退不是认输,而是为了更漂亮的进攻。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