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o wò dōng shān
成语解释: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成语出处:《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隐居不仕
繁体字形:高臥東山
英文翻译:retire with ease and decline to accept a government post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卧:1.躺下:仰卧。卧倒。病得很重,在床上卧了三天。2.使婴儿躺下:把小孩儿卧在炕上。3.(动物)趴:卧牛。鸡卧在窝里。4.睡觉用的:卧室。卧房。卧铺。5.指卧铺:硬卧。软卧。6.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卧个鸡子儿。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高卧东山”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一种潇洒的生活态度?先别急着查词典,咱们试着从故事里找答案。东晋名士谢安年轻时隐居会稽东山,每天读书钓鱼、吟诗会友,看似不问世事,后来却出山主持朝政,成为一代名相。为什么他明明有能力,却要“躲”在山里?其实,“高卧东山”不是躺平摆烂,而是像种子需要埋在土里积蓄能量,人有时也需要沉淀自己。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张是互联网公司的技术骨干,连续加班三年后突然辞职回老家种菜。同事议论他“逃避现实”,但半年后他带着新开发的农业AI项目回归,反而解决了公司转型难题。这不就是现代版“高卧东山”吗?暂时退场不等于放弃,可能是在寻找更适合的发力点。
有人会问:主动选择隐居和被迫躺平有什么区别?关键看内心状态。就像手机充电,有人是主动连接电源,有人是电量耗尽自动关机。谢安在山中依然关注时局,小张在田间继续研究技术,这种“退”其实是另一种“进”。就像跳远前的助跑,表面后退实则蓄力。
不过要注意,高卧东山不是长久之计。山泉在石缝里积蓄太久会变成死水,云雾萦绕山头终要化雨落地。历史上真正的隐士往往终身不仕,但成语里的“高卧”特指阶段性调整。就像现代人说的“间隔年”,本质是给人生按下暂停键,而不是停止键。
有意思的是,自然界也有相似智慧。北极熊夏天会躲进洞穴“夏眠”,树木冬季落叶休眠,都是为了更好生长。人类社会的“高卧”现象,或许正是这种生命节奏的延续。当996文化让人喘不过气时,懂得暂时退居“东山”,反而可能突破思维定式。
最后说点个人体会:在自媒体发达的时代,“高卧”变得更难也更必要。我们总被催促着展示、输出、互动,但就像手机需要关掉后台程序才能流畅运行,人也要学会屏蔽噪音,回归本质。下次当你感到疲惫时,或许可以试试“高卧”思维——不是逃离生活,而是为了更清醒地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