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qī wū lòu
成语解释: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成语出处:《好逑传》第八回:“台兄乃不欺屋漏之君子,不胜愧悔。”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形容为人正直
繁体字形:不欺屋漏
英文翻译:No deception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欺:1.欺骗:自欺欺人。童叟无欺。2.欺负:仗势欺人。欺人太甚。
屋:1.房子:房屋。屋顶。茅草屋。2.屋子:里屋。外屋。一间屋住四个人。3.(Wū)姓。
漏:1.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壶里的水漏光了。2.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漏勺。锅漏了。那间房子漏雨。3.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漏尽更深。4.泄露:走漏风声。说漏了嘴。5.遗漏:挂一漏万。这一行漏了两个字。点名的时候,把他的名字给漏了。
哎,你听过“不欺屋漏”这个成语吗?说白了,它的意思是“就算在没人看见的角落,也要老老实实做人,别偷偷摸摸搞小动作”。比如说啊,老王捡到个钱包,周围连个摄像头都没有,但他愣是站在原地等失主,这就是典型的“不欺屋漏”嘛!
等等,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和‘屋漏’有啥关系?”哈哈,这里可有学问了!古人住的房子屋顶漏雨时,角落最隐蔽也最容易被忽视,所以“屋漏”代指没人注意的地方。核心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要强调在看不见的地方保持正直?说白了,这就是考验人品的关键时刻——有人监督时规矩做事不难,难的是独处时依然能守住底线。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考试时老师临时出去了,小明明明瞄一眼就能抄到答案,但他还是咬着笔杆自己算。这时候你可能会拍大腿:“这哥们儿真够实诚的!”对啊,这种“实诚”不就是“不欺屋漏”的现代版演绎吗?
话说回来,现在满大街都是摄像头,是不是这成语过时了?嘿,这你可想岔了!监控能拍到你偷拿办公室的纸巾,但拍不到你心里有没有偷偷骂老板。真正的修养啊,是连心里那点小阴暗都能管得住。就像我邻居张阿姨说的:“做人呐,得对得起自己的枕头”——晚上躺下问心无愧,比啥都强。
再往深了琢磨,工作中“不欺屋漏”也特重要。比如远程办公时,没人盯着你电脑屏幕,你是认真写方案还是摸鱼刷短视频?这事儿吧,表面看影响的是工作效率,长远看可是在给自己的靠谱值打分。毕竟信任这玩意儿,攒起来难,垮起来快。
最后唠句实在话:咱现在这个时代啊,讲究的是“他律”变“自律”。别总觉得没人看见就能糊弄,你糊弄的不是别人,是未来的自己。就像我爷爷常念叨的:“屋檐水能滴穿石板,小动作多了迟早要现眼。”这话糙理不糙,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