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rěn shì juàn
成语解释: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音律》:“予初阅时不忍释卷,及考其声韵,则一无定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勤奋好学
繁体字形:不忍釋卷
英文翻译:Can't bear to release the volume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忍:1.忍耐;忍受:忍痛。2.狠心;硬着心肠:忍心。残忍。
释:1.说明;解说:注释。解释。2.消除:释疑。冰释。3.放开;特指释放被拘押者或服刑者:释放。保释。4.放下:手不释卷。如释重负。5.指释迦牟尼。泛指佛教:释教。释典。
卷:[juàn]机关里保存的文件:卷宗。调卷。查卷。[juǎn]1.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把竹帘子卷起来。卷起袖子就干。烙饼卷大葱。2.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撮起或裹住:风卷着雨点劈面打来。汽车卷起尘土,飞驰而过。她卷入了这场争论。3.裹成圆筒形的东西:铺盖卷儿。把挂历裹成一个卷儿寄出去。4.(卷儿)卷子(juǎn·zi):花卷儿。金银卷儿。5.用于成卷儿的东西:一卷纸。一卷铺盖。
哎哟,说到“不忍释卷”这成语,你瞅瞅,这不就是形容人读书读到停不下来嘛!比如最近我追的那本武侠小说,情节紧凑到像是被作者按了快进键,每天熬夜看到凌晨三点还舍不得关灯,真叫一个“书一上手,茶饭不思”——这不就是典型的不忍释卷?
等等,这成语只能用来夸人爱读书吗?嘿,您别说,还真不一定!比如我表弟捧着游戏攻略研究得如痴如醉,我妈在旁边直摇头:“你这哪是不忍释卷,根本是沉迷电子鸦片!”您瞧瞧,这成语用在这儿是不是自带幽默效果?不过话说回来,能把任何知识钻研到忘我境界,倒也算种本事。
要说这词儿为啥能流传千百年,说白了还是因为它戳中了人类的共性。就像现在大伙儿刷短视频停不下来,跟古人捧着竹简读到东方既白,本质上都是被内容勾住了魂。不过嘛,纸质书捧在手里的踏实感,那可是屏幕给不了的——这点我站传统派!
前两天在咖啡馆撞见个有趣场景: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公文包敞着,里头《三体》露出半截书脊。问起缘由,他挠头笑道:“午休看两页就陷进去了,开会前硬生生把书塞包里带走。”您听听,这不忍释卷的劲儿,愣是把科幻小说读出了接头暗号的仪式感。
要我说啊,这成语最妙的是那份矛盾的甜蜜感。就像吃着火锅吹空调,明明知道该停下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和眼。这种体验放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反倒成了稀缺品——毕竟能让我们主动放下手机的东西,那得是多大的魅力啊!
最后给各位提个醒:遇到真正的好书,不妨放任自己“不忍释卷”一回。那些被偷走的睡眠时间,保不齐就换来了看待世界的新视角。当然啦,第二天顶着黑眼圈上班被同事调侃的时候,记得理直气壮回一句:“我这叫文化人的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