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ān quán liǎng jiǎo
成语解释: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
成语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三拳两脚,和大虫敌斗,把大虫登时打死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状语;指动作迅速
繁体字形:三拳兩脚
英文翻译:a few cuffs and kicks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拳:1.拳头:双手握拳。拳打脚踢。2.拳术:打拳。练拳。一套拳。几手好拳。太极拳。3.拳曲:老大娘拳着腿坐在炕上。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脚:[jiǎo]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2.物体的最下部:山脚。墙脚。3.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jué]同“角(jué)”。现多用角。
“三拳两脚”这个成语到底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形容解决问题时动作利落、不拖泥带水。比如同事老张修电脑时,键盘鼠标一插、系统一重启,三拳两脚就让死机的电脑恢复了正常——整个过程连五分钟都没用上。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具体动作上吗?”其实不然。比如公司开会时,领导直接跳过客套话,三拳两脚敲定了项目方向和责任人,这种高效决策同样符合成语的意境。它的核心在于突出“快速解决”的特质,不拘泥于物理动作。
生活中怎么灵活运用这个说法?想象你妈周末大扫除:吸尘器一推、抹布一甩,三拳两脚就把客厅收拾得锃亮。这种画面感强的描述,比单纯说“打扫很快”更有感染力。不过要注意,这个成语自带轻松感,用在紧急救援或严肃场合可能不太合适。
为什么有人觉得这个成语过时了?我倒觉得它特别适合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现在大家时间金贵,谁都希望事情能三拳两脚搞定。比如快递小哥送货上门,扫码签收转身就走,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这不就是现代版的三拳两脚吗?
使用时有个小窍门:可以配合数字变化增加趣味性。比如“原本三拳两脚能解决的事,硬是被他搞成了十拳八脚”,既保留了成语韵味,又带点调侃效果。记住,语言就像工具箱里的扳手,用对场景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