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 bù qí cái
成语解释: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文事》:“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比喻人才思敏捷
繁体字形:七步奇才
英文翻译:Seven step wizard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埠”(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七步奇才”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张,在临时被要求做项目汇报时,竟像“七步奇才”一样,当场梳理出清晰的逻辑框架,连客户都竖起大拇指——这里的“七步奇才”既夸他反应快,又暗指像曹植那样急中生智的才能。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才思敏捷’有什么区别?”其实区别藏在历史典故里。三国时期曹植七步成诗的传奇,赋予了“七步奇才”更强烈的急智属性。比如自媒体创作者老王,在直播中遇到观众刁钻提问,他三分钟就编出段子化解尴尬,弹幕立刻刷屏“当代七步奇才”,这种即兴创作能力就比单纯的“思维快”更有戏剧张力。
现代职场中,“七步奇才”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总能超预期完成任务的人。我的前同事琳达就是典型,有次甲方凌晨两点要求改方案,她喝着咖啡两小时就交出了三套创意稿。老板在晨会上说:“咱们团队需要更多这样的七步奇才。”这句话既认可能力,又暗示了对高效率的期待。
不过要注意语境错配。上周朋友给孩子报“七步奇才作文班”,我就提醒他:“别被名字忽悠了,写作需要沉淀,哪能真像走七步楼梯那样速成?”这里用“七步奇才”作反讽,提醒家长别陷入急功近利的教育陷阱。
从个人经验看,“七步奇才”式的能力其实可以训练。我保持每天玩十分钟即兴演讲游戏,半年后明显感觉临场反应变快。就像健身增肌,思维肌肉也需要针对性锻炼。那些看似轻松的急智表现,背后往往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最后分享个观察:当代“七步奇才”正在跨界生长。认识个90后创业者,他能边吃火锅边用手机敲出商业计划书,席间还顺带帮服务员解决了收银系统卡顿的问题。这种多线程的急智,或许正是数字时代对传统成语的新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