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ng
  • p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ē wǔ shēng píng

成语解释: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成语出处:元 陆文圭《跋》:“淳祐、景定间,王邸侯馆,歌舞升平,居生处乐,不知老之将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杂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謌舞升平

英文翻译:sing and dance to extol the good times

歌舞升平的意思

歌:1.能唱的文辞或歌曲:诗歌。民歌。2.歌唱:载歌载舞。

舞:1.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2.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升:1.由低往高移动(跟“降”相对):升旗。上升。旭日东升。2.(等级)提高(跟“降”相对):升级。3.容量单位,符号L(l)。1升等于1000毫升。4.容量单位,10合(gě)等于1升,10升等于1斗。1市升合1升。5.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斗的十分之一。6.姓。

平:1.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平坦。马路很平。把纸铺平了。2.使平:平了三亩地。把沟平了种庄稼。3.两相比较没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辈。平列。平局。平起平坐。这场球赛双方打平了。4.达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记录。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论。6.安定:风平浪静。心平气和。7.用武力镇压;平定:平叛。平乱。8.抑止(怒气):你先把气平下去再说。9.经常的;普通的:平时。平淡。10.姓。

成语评论

歌舞升平”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遥远?其实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举个例子,某地旅游节期间,景区里张灯结彩,戏曲表演昼夜不停,商家生意红火,游客们边逛边拍照发朋友圈——这样的场景,用“歌舞升平”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词只能用在节日庆典吗?当然不是。比如某互联网公司上市时,全员庆功宴上觥筹交错,创始人致辞说“未来将继续开疆拓土”,但私下里基层员工却在担忧裁员风险——这种表面繁荣与潜在危机的对比,反而更能体现“歌舞升平”的复杂意味。

有趣的是,这个词背后藏着中国人的处世智慧。记得去年参加乡村庙会,老戏台上唱着百年传承的梆子戏,台下老人听得摇头晃脑,年轻人却举着手机直播。这种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升平景象”,既延续了文化根脉,又接纳了时代变化,恰恰反映出社会的韧性。

不过要注意,歌舞升平并非万能标签。某次参加企业年会,舞台上激光炫目,高管们高喊“再创辉煌”,但散场后保洁阿姨蹲在后台啃冷馒头的情景,让这个成语顿时显得苍白无力。这说明表面的热闹不能等同于真正的繁荣,关键要看欢乐背后是否有坚实的支撑。

在我看来,当代人使用这个成语时不妨多些思考维度。就像观看城市灯光秀,既赞叹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也要看见灯光熄灭后依然运转的供电系统。真正的“升平”不应只是瞬间的热闹,而应包含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下次遇到庆典活动时,不妨多观察几个细节:志愿者维持秩序时的汗水,安保人员紧盯监控的专注,甚至角落里默默检修电路的电工。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背景板”,其实和舞台上的歌舞一样,都是构筑“升平”图景的重要拼图。

歌舞升平的造句

  1. 造句 中华崛起炎黄儿女生百福,民族团结歌舞升平纳千祥!
  2. 造句 人民丰衣足食,国家空前强大,正是歌舞升平的时代。
  3. 造句 在这歌舞升平的背后,潜藏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
  4. 造句 抗战时,重庆的夜总会门前,冠盖如云,一派歌舞升平景象。
  5. 造句 南明弘光帝在清军逼近、大厦将倾的时候仍然歌舞升平,纸醉金迷。
  6. 造句 只要把垃圾都藏在黑暗之中,世界看起来自然就歌舞升平了。
  7. 造句 你们住在镇上,吃喝玩乐,歌舞升平,怎知道我们乡里人的苦啊!
  8. 造句 举国欢腾迎国庆,歌舞升平喜相迎,烟花绽放锣鼓喧,放飞祥和的白鸽,国泰民安祖国旺,我心祝福起涟漪,祝福祖国更辉煌,国富民强永不朽。
  9. 造句 春节气氛喜难言,歌舞升平忙一片。喝酒猜拳声难停,四处都是酒席宴。高谈阔论兴致起,风卷残云酒杯干。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团聚在新年。愿你春节痛快玩,幸福快乐每一天!
  10. 造句 重塑上海滩海派娱乐文化,再现百乐门歌舞升平景象,打造上海的快乐红磨坊。

"歌舞升平"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