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uī tán gē wǔ
成语解释: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居士,如今那高楼上吹弹歌舞,饮酒欢娱,敢管待那士大夫哩。”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繁体字形:吹彈謌舞
英文翻译:recreational activities
吹:1.合拢嘴唇用力出气:吹灯。吹一口气。2.吹气演奏:吹笛子。3.(风、气流等)流动;冲击:风吹雨打。吹风机。4.说大话;夸口:先别吹,做出成绩来再说。他胡吹一通,你还真信。5.吹捧:又吹又拍。6.(事情、交情)破裂;不成功:婚事告吹。这个月的计划又吹了。
弹:[dàn]1.弹子:弹丸︱泥弹。2.枪弹;炮弹;炸弹。[tán]1.用手指弹击:把袖子上的土弹掉。2.用手指、器具拨弄或敲击乐器:弹吉他。弹钢琴。3.有弹力或用弹力发射:弹簧。弹射。4.抨击;检举:弹劾。讥弹。
歌:1.能唱的文辞或歌曲:诗歌。民歌。2.歌唱:载歌载舞。
舞:1.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2.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哎呦,说到“吹弹歌舞”这个成语,你可能会想:这到底是在夸人还是说热闹场面?说白了,它其实就是形容一个人或一群人能同时玩转吹奏、弹琴、唱歌、跳舞这四门技艺,活脱脱的“全能型选手”。比如说:“公司年会上,小王吹弹歌舞样样精通,愣是把冷场变成了大型联欢会!”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现在还有用武之地吗?嘿,您别说,还真有!比如社区搞文艺汇演,张阿姨带着街坊们吹弹歌舞齐上阵,那股子热闹劲儿直接把隔壁广场舞大妈都吸引过来了。这场景不就跟成语里“吹弹歌舞,欢声满巷”的描述一模一样?
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可能更习惯刷短视频看表演。但依我看啊,现场版的吹弹歌舞可比隔着屏幕带劲儿多了!前阵子参加古镇灯会,亲眼见着民间艺人边吹笛子边跳竹竿舞,手上还打着拍子,那叫一个行云流水。这种活生生的艺术感染力,可不是电子设备能替代的。
不过也有人犯嘀咕:现在学这么多才艺会不会太累?要我说啊,关键得看兴趣。就像老李家的双胞胎,一个迷架子鼓,一个爱民族舞,周末在家来段即兴合作表演,这“吹弹歌舞”的本事不就成了增进兄妹感情的粘合剂?说到底,任何技艺学到深处都是相通的嘛。
再比如说现在流行的国风音乐会,笛子、古筝、流行唱法加上现代舞编排,这不就是“吹弹歌舞”的升级版?有个数据挺有意思:去年这类演出的观众里,90后占了六成多。看来传统成语里藏着的智慧,换个包装照样能俘获年轻人的心。
说到底,“吹弹歌舞”这个成语就像个时光胶囊,既封存着古人宴饮作乐的热闹场景,又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生机。下次要是看到有人能把多重才艺玩得风生水起,别犹豫,直接夸他“您这可真是吹弹歌舞全活儿啊”,保证比说“多才多艺”更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