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uán héng qīng zhòng
成语解释: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成语出处:《周书 王褒庾信传论》:“权衡轻重,斟酌古今,和而能壮,丽而能典。”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宾语;比喻比较事物主次,考虑得失等
繁体字形:権衡輕重
英文翻译:weigh up one thing against another
权:1.秤锤。2.权衡:权其轻重。3.权力:当权。有职有权。掌握大权。生杀予夺之权。4.权利:人权。公民权。选举权。发言权。5.有利的形势:主动权。制空权。6.权变;权宜:权诈。权谋。通权达变。7.权且;姑且:权充。死马权当活马医。8.又同“颧”。
衡:1.秤杆。泛指称重量的器具。2.称量(liáng):衡其轻重。3.衡量:衡其得失。4.古又同“横(héng)”。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提到“权衡轻重”,很多人会联想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比如,周末是加班赶工还是陪家人出游?面对升职机会时,是接受高强度工作还是保持现有节奏?这些场景都在考验我们如何衡量不同选项的价值。
为什么“权衡轻重”这么重要?举个真实案例:朋友小张曾同时收到两家公司的录用通知。A公司薪资高但压力大,B公司待遇普通却有弹性工作时间。他最终选择了B公司,因为发现健康和生活质量比短期收入更值得优先考虑。这个决定背后,正是对“轻重”的清晰判断。
成语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超出字面意义。当我们在说“要权衡轻重”时,其实是在强调建立价值坐标系的重要性。就像装修房子时,有人愿意花十万做智能家居系统,却觉得两千块的床垫太贵——这种反差恰恰说明,每个人心中的“轻重”标准可能天差地别。
如何在复杂情境中有效权衡?有个简单方法:给选择项打分。比如计划旅行时,把预算、时间、景点特色等因素列出来,分别赋予1-5分权重。这个方法能避免感性冲动,特别适合购物决策、职业规划等重要事项。不过要注意,评分标准需要定期审视,因为人的价值观会随时间改变。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的选择焦虑很大程度上源于“不会权衡”。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每天要处理上百个决策点,从早餐吃什么到是否跳槽。这时候更需要像整理衣柜那样,定期清理选项优先级。有人发现,把80%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3-5件事上,反而能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观察发现,擅长权衡的人往往具备两个特质:一是明确自己的底线原则,二是懂得适时妥协。就像厨师做菜,既要有必须坚持的火候把控,也要允许根据食材新鲜度调整配料比例。这种动态平衡的能力,或许才是成语“权衡轻重”在当代的最佳诠释。
下次面临选择困境时,不妨试试“未来视角”:设想五年后的自己会怎么评价当前决定?这个方法能有效过滤短期干扰因素。毕竟,真正重要的选择,从来都不是在轻松环境下做出的,而是经过反复掂量后的清醒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