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fēn qīng zhòng
成语解释:指人办事盲目,不分主次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作。”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处事
繁体字形:不分輕重
英文翻译:Regardless of importance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哎,说到“不分轻重”这成语啊,可真是生活里的常客。比如老王昨天开会时,非要把订盒饭的口味和项目预算分配放在一起讨论,你说这是不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到底怎么判断事情轻重呢?其实很简单嘛——看影响范围和时间紧迫性,影响百人的年度指标和影响三人的午餐选择,这优先级还用说?
话说回来,为啥总有人会犯这个毛病呢?嘿,我猜啊,八成是习惯性焦虑在作怪。就像新手妈妈小王,非要纠结婴儿服纽扣颜色和疫苗接种时间哪个重要。这时候咱们得提醒她:紧急且重要的事要优先处理,其他的可以慢慢琢磨。不过话又说回来,有时候“不分轻重”反而能发现新角度,比如设计师老张把会议室绿植摆放和品牌视觉系统关联思考,倒整出个环保主题的爆款方案。
要我说啊,这成语最大的坑在于主观判断偏差。就像上次邻居老李,非说广场舞音乐声量和孩子中考复习同等重要,这不就闹矛盾了嘛?其实只要记住“长期价值>短期感受”这个铁律,很多选择就会清晰得多。不过也别太死板,像我家楼下便利店老板,把冰柜补货和顾客唠家常看得一样重要,反而成了社区网红店,这算不算另类的智慧呢?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轻重本就是个动态天平。昨天你觉得天大的事,明天可能就变成鸡毛蒜皮。关键是要培养阶段性聚焦的能力,就像打游戏做任务,先把主线剧情通关了,那些支线任务再慢慢解锁也不迟。记住啊朋友们,生活不是数学题,灵活应变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