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ā
  • rén
  • miè
  • k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ā rén miè kǒu

成语解释: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

成语出处:《新唐书·王义方传》:“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消灭证据

繁体字形:殺人滅口

英文翻译:prevent divulgence of one's secrets

杀人灭口的意思

杀:1.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2.战斗,搏斗:杀出重围。3.消减:杀风景。4.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杀了眼睛。5.收束:杀价。杀尾。6.勒紧,扣紧:杀车。7.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杀人。恨杀。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灭:1.熄灭(跟“着(zháo)”相对):火灭了。灯灭了。2.使熄灭:灭灯。灭火。3.淹没:灭顶。4.消灭;灭亡:自生自灭。物质不灭。5.使不存在;使消灭:灭蝇。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成语评论

杀人灭口”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影视剧里的桥段,但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类似行为?举个具体例子:比如古装剧中,反派为了掩盖贪污证据,派人暗杀目击证人。这种行为看似极端,但背后逻辑其实很直接——只要知情者消失,秘密就安全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走到杀人这一步?其实这涉及一个“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当秘密暴露的代价远超灭口的成本时,某些人可能会铤而走险。不过要注意,现代社会有DNA检测、监控网络等技术手段,这类行为的成功率早已大幅降低。

换个角度想,杀人灭口真能一劳永逸吗?《水浒传》里陆谦火烧草料场的情节就是个反例:林冲侥幸逃生后,反而促使矛盾彻底爆发。这说明暴力封口往往像滚雪球,可能引发更大的连锁反应。我始终认为,用错误掩盖错误,只会让问题像多米诺骨牌般失控。

现实中如何避免陷入这种困境?其实很多企业危机公关案例值得参考。比如某食品公司被曝质量问题后,选择公开道歉并召回产品,反而赢得了消费者谅解。这印证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及时止损比遮掩更有效。

有趣的是,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试图掩盖秘密时,会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就像往气球里不断打气,终有爆炸的时刻。与其活在提心吊胆中,不如学会用合理方式化解危机。毕竟在这个信息时代,真相往往比我们想象中更快浮出水面。

最后分享个观察:近年法治进程加速,让“灭口式思维”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当我们看到更多问题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不正说明社会在向更文明的方向演进吗?解决问题的钥匙,始终握在阳光与规则手中。

杀人灭口的造句

  1. 造句 凶相毕露的罪犯要杀人灭口。
  2. 造句 歹徒害怕同伙泄露内幕,竟残忍地杀人灭口。
  3. 造句 正当这个凶相毕露的罪犯想要杀人灭口时,公安人员及时赶到,把他抓了起来。
  4. 造句 你这个老头子是活回去了吗?杀人灭口,斩草除根的事情裘家应也做得不少。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蠢话?不把他们杀了,难道还要等他们学成一身本领,回来报仇吗?
  5. 造句 为了防止凶手杀人灭口,目击证人正受警方严密保护。
  6. 造句 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他不惜杀人灭口.
  7. 造句 新华社称,他由于担心在民事赔偿中“农民难缠”而杀人灭口。
  8. 造句 这场面就是傻子也能看出来,这明显是要杀人灭口,自己独享其成嘛。
  9. 造句 杀人灭口本就是我们的天性,我们从来都会拖人下水!
  10. 造句 额,你不会是想要杀人灭口,以泄私愤吧?你别冲动,错全部在你,你要是不**我,我能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