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ā
  • rén
  • y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ā rén yíng yě

成语解释:被杀死的人布满原野。形容杀人极多。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杀人极多

繁体字形:殺人盈野

英文翻译:bodies of the killed lie everywhere

杀人盈野的意思

杀:1.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2.战斗,搏斗:杀出重围。3.消减:杀风景。4.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杀了眼睛。5.收束:杀价。杀尾。6.勒紧,扣紧:杀车。7.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杀人。恨杀。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盈:1.充满:充盈。丰盈。车马盈门。恶贯满盈。2.多出来;多余:盈余。盈利。3.姓。

野:1.野外:旷野。野地。野火。野战。2.界限:视野。分野。3.指不当政的地位(跟“朝”相对):下野。在野。4.属性词。不是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家”相对):野兽。野兔。野菜。野花。野草。5.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野蛮。粗野。撒野。这人说话太野。6.不受约束:野性。放了几天假,心都玩野了。7.姓。

成语评论

说起“杀人盈野”,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词陌生又吓人。这成语出自《孟子》,原文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用来形容古代战争造成的惨烈景象。比如我们可以造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动辄杀人盈野,百姓流离失所。”这种夸张的表达手法,其实是在强调战争的破坏性。

可能有人会问:现代社会早就不打仗了,这个成语还有用吗?其实它的核心价值在于警示作用。就像我们描述某些恶性商业竞争时可以说:“互联网企业间的补贴大战虽不流血,但烧钱之狠堪比杀人盈野。”这里把古代战争与现代商战类比,既保留了原意,又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比如描写抗疫物资短缺时就不适合用“杀人盈野”,而应该选择“捉襟见肘”这类中性词。我有个有趣的观察:现代人用历史成语时,常常像用滤镜——既保留古意,又根据场景调整饱和度。

个人认为,语言就像活化石,成语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被重新诠释。当我们用“杀人盈野”形容网络暴力时,既传承了文化记忆,也创造着新的表达可能。就像把老照片扫描成数字文档,本质未变,却有了更广的传播维度。

最后要提醒的是,这类血腥成语的使用要把握好度。就像烹饪时用辣椒,少量提味,过量则适得其反。关键是要让读者既感受到冲击力,又不产生心理不适,这中间的平衡点正是语言艺术的精妙之处。

杀人盈野的造句

  1. 造句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 造句 天才分光师,坐拥元素本源,为博美人一笑,遂杀人盈野、纵横星系,文明从此浴血重生!直到结局初定,冰山一角尽露狰狞,原来一切才刚刚展开。
  3. 造句 在这个时代有道不尽的魏晋风流,有杀人盈野的民族战争。
  4. 造句 联军入侵,杀人盈野,倭奴入寇,江山几灭。
  5. 造句 托名国之栋梁,实为乱臣贼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6. 造句 一个杀人盈野,磬竹难书的罪人一旦放下屠刀,便是立地成佛,万众景仰。
  7. 造句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8. 造句 叮,恭喜冒险者成功击杀第1500名玩家,获得杀人盈野称号,获得特殊技能,气势乐。
  9. 造句 其中一位女子大声喝叱道,手中精钢剑直指南飞眉心,欲人杀人盈野。
  10. 造句 自南征以来,神卫军的凶名已经传遍天下,其阴毒狠辣的手段,凶残暴虐行为,称的上是杀人盈野,每一个神卫军最少都是百人斩,昭昭恶名可止小儿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