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óu pò xuè liú
成语解释:打破了头;血流出来了。形容受到严重打击或惨遭失败时的狼狈相。
成语出处:唐 吕道生《定命录 桓臣范》:“其如果偷两千而去,至徐州界,其婢与夫相打头破血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頭破血流
英文翻译:head broken and bleeding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血:[xuè]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4.指月经。5.姓。[xiě]义同“血”(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在讨论“头破血流”这个成语时,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它到底想表达什么?其实,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很直白——头部受伤、鲜血直流,但它的实际用法远比字面更有趣。
比如,小明为了赶项目连续熬夜一周,最后却因方案漏洞百出被领导批评。同事感慨:“他这么拼命,结果反而搞得自己头破血流。”这里的问题来了:为什么用“头破血流”形容失败,而不用其他词汇?答案在于成语的视觉冲击力。它不仅暗示了“受伤”的结果,更强调了过程中不顾后果的莽撞。
换个生活场景,邻居阿姨热衷炒股,把退休金全押在高风险股票上。女儿劝她:“市场变化快,您这样孤注一掷,小心撞得头破血流。”这个例子中,成语的警示意味尤为明显。它像一盆冷水,提醒人们注意行为的潜在风险,比直接说“会吃亏”更有画面感。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常被年轻人用在自嘲场合。比如游戏主播连续十局惨败后苦笑:“今天手感太差,被对手虐得头破血流。”这种用法弱化了成语的严重性,反而带出幽默效果。可见,语境不同,成语传递的情绪也会发生微妙变化。
个人认为,“头破血流”的魅力在于它的动态感。不同于“失败”这类静态词汇,它勾勒出从行动到受挫的完整过程,就像用慢镜头回放一场事故。这种生动性让它特别适合描述那些本可避免的挫折——当我们看到有人真的“撞破头”,总会下意识思考:换个方式走这条路,是不是就能避开危险?
下次遇到有人鲁莽行事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不仅是后果的描述,更像是个提前亮起的红灯,提醒我们在冲动前多停三秒。毕竟,智慧的选择往往藏在“头破血流”的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