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shì
  • jiǔ
  • k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shì jiǔ kōng

成语解释: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成语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十室九空

英文翻译:a scene of desolation after a plague when the population is decimated

十室九空的意思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室:1.屋子:教室。室内。2.机关、工厂、学校等内部的办事部门:调研室。会计室。3.家;家族:十室九空。宗室。4.家属或妻子:家室。继室。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空:[kōng]1.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2.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3.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kòng]1.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2.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3.亏欠:亏空。[kǒng]古同“”,洞。

成语评论

十室九空”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的核心意思其实很直白:十个房子里有九个是空的,形容灾祸或战乱后人口锐减、一片荒凉的景象。比如历史书里提到东汉末年战乱频发,中原地区“十室九空,白骨露于野”,短短几个字就让人感受到当时百姓的苦难。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和平年代还用得上这个成语吗?”其实它早已跳出字面意义。比如纪录片里提到某山村因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只剩老人和孩子,记者感叹“年轻人一走,村里十室九空”,这里的“空”不再是死亡带来的萧条,而是时代变迁下的无奈选择。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朋友去西北旅游,发现有些村落房屋完好却无人居住,他拍着照片说:“这里的房子建得挺漂亮,可惜十室九空,都去城里打工了。”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沧桑感,又带上了现代社会的流动特征。

我注意到这个成语特别擅长制造画面感。就像小说里描写洪水过后的村庄:“暴雨冲垮了堤坝,田地被淹、房屋倒塌,幸存者逃往高处,整个乡镇十室九空。”读者不需要复杂的环境描写,成语本身就能构建出灾难后的立体图景。

有趣的是,现在有些商家也会反用这个成语。比如某书店搞促销,门口挂着“好书清仓,十室九空”的标语,用夸张手法暗示书籍即将售罄。虽然和原意大相径庭,却意外符合现代人追求幽默表达的习惯。

个人认为,成语的生命力就在于这种灵活运用。就像“十室九空”从最初的血泪史,到现在的多元解读,既保留了语言的文化基因,又能跟着时代生长出新的枝桠。下次看到空置率高的办公楼或空心化的村庄,或许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引发更多维度的思考。

十室九空的造句

  1. 造句 战乱时的长安城十室九空。
  2. 造句 人们为躲避战事灾难,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逃命,十室九空。
  3. 造句 每天走在路上,但见原野空旷,土地荒芜,十室九空,残破不堪,十分凄凉。
  4. 造句 连年战祸,使得这个城市十室九空,几乎闃无人声。
  5. 造句 连年战祸,使得这个城市十室九空,几乎阒无人声。
  6. 造句 由于连年旱灾,人民逃荒去了,乡镇十室九空,满目荒凉。
  7. 造句 有些国家战乱频仍,让许多村镇十室九空,看来触目惊心。
  8. 造句 那个社区经过一场疫灾后,从此十室九空,只剩下几户人家。
  9. 造句 那个小区经过一场疫灾后,从此十室九空,只剩下几户人家。
  10. 造句 旧社会官僚豪绅相互勾结,横征暴敛,平民百姓,十室九空,人人叫苦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