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
成语解释: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英文翻译:Ten rooms of the city, there must be loyal people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室:1.屋子:教室。室内。2.机关、工厂、学校等内部的办事部门:调研室。会计室。3.家;家族:十室九空。宗室。4.家属或妻子:家室。继室。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邑:1.泛指城市:通都大邑。2.县。
必:1.必定;必然:我明天三点钟必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2.必须;一定要:事必躬亲。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有一定的条件。3.姓。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忠:1.忠诚:忠心。忠言。效忠。2.姓。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这句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传递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即使是很小的群体或地方,也一定会有忠诚可靠的人存在。比如一个刚成立的创业团队,虽然只有十几个人,但总有人会默默扛起责任,主动加班解决问题——这就是“忠士”的缩影。
为什么人们需要关注这句话?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觉得“靠谱的人难找”,甚至抱怨环境太浮躁。但成语提醒我们,与其盯着负面现象,不如主动发现身边的“忠士”。就像社区志愿者队伍里,总会有几位居民风雨无阻参与服务,他们可能不擅长表达,却用实际行动证明忠诚与担当。
如何用现代视角理解它的价值?我曾参与过一个公益项目,最初只有8名成员。当我们为资金短缺发愁时,一位平时话不多的设计师主动联系厂商,争取到免费物料。这让我意识到,“忠士”不一定是能力最强的人,而是愿意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这种品质在团队协作中比所谓的“聪明才智”更珍贵。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淡薄,这句成语过时了吗?恰恰相反。看看疫情期间自发组织团购的楼长,或是公司里主动分享经验的老师傅,他们都在证明:忠诚与责任感从未消失,只是表现形式更贴近现实需求。与其等待“超级英雄”,不如用信任激发普通人的忠义之心。
下次当你觉得周围缺乏可信之人时,不妨试着调整观察角度。或许那个总在会议后整理资料的同事,那个主动帮新员工熟悉系统的前辈,就是当代“十室之邑”里的忠士。发现他们,珍惜他们,我们自己也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忠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