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én
  • fēi
  • c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én fēi cǎo mù

成语解释:见“人非木石”。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常与“孰能无情”连用

繁体字形:人非艸木

英文翻译:a man is not a stalk of grass or a tree

人非草木的意思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拟。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成语评论

人非草木”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老张在单位被同事误会,回家后闷闷不乐,妻子端来热汤说:“人非草木,受了委屈总要找人说说。”这句话既点出了丈夫的情绪合理性,又暗示倾诉的重要性。

为什么强调“人非草木”?草木被风吹雨打不会难过,但人有喜怒哀惧。就像孩子考砸了躲在房间哭,家长若说“这点事至于吗”,等于把活生生的人当成石头看待。成语提醒我们:承认情绪存在,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有个现象很有意思——现在年轻人常自嘲“社畜”“工具人”,这恰恰是“人非草木”的反面表达。当工作把人变成只会执行指令的机器时,我们反而更需要这句话来唤醒同理心。上周看到程序员小王通宵改方案,组长拍拍他肩膀:“人非草木,改完这版咱们集体调休。”原本紧绷的气氛顿时缓和不少。

生活中最动人的场景,往往在践行这个成语。菜市场卖豆腐的大娘记得常客的口味,快递小哥主动帮老人扛重物,这些细微处的关怀都在说:我们不是冷冰冰的物件,而是能互相温暖的生命体。有个朋友坚持每天给异地父母打电话,他说:“草木逢春会发芽,父母的牵挂却需要我们主动回应。”

值得思考的是,现代社会用“情绪稳定”“职业素养”等标准衡量人时,是否忽略了“人非草木”的天然属性?就像公园里晨练的大爷们下棋拌嘴,表面争执实则传递着人情温度。或许真正的成熟,不是变成无喜无悲的草木,而是在保持柔软的同时,学会妥善安放自己的七情六欲。

下次遇到朋友抱怨生活压力,不妨先说句“人非草木嘛”,这简单的四个字,可能比任何建议都更能打开对方的心扉。毕竟在这个AI都能写诗的时代,人类最珍贵的,不就是这份草木没有的热气腾腾的鲜活劲儿吗?

人非草木的造句

  1. 造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男女之恋、人之常情。
  2. 造句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当看到我医务人员给被俘官兵精心治疗的情景,他落泪了。
  3. 造句 生亦惑,死亦惑,人非草木孰无情,不如不遇倾城色。白居易 
  4. 造句 还因人非草木,记忆也是挑拣了精华,在心底沉淀,是用来怀念与感慨,并非伤感。
  5. 造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请求您接受我的敬意和感谢,感谢您对我的工作和学习的巨大帮助。
  6. 造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激励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7. 造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这一奶同胞的血脉亲情。
  8. 造句 霍里大吼,声音透着无比的恨意,人非草木,朝夕相处岂能没有一点感情。
  9. 造句 人非草木,焉能忘情?衔悲忍痛,还招尔魂,愿有灵兮,来恪来尝。
  10. 造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况且是一夜夫妻百夜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