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o
  • tái
  • guì
  • sh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āo tái guì shǒu

成语解释: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

成语出处:元 范康《竹叶舟》第四折:“弟子愚眉肉眼,怎知道真仙下降,只望高抬贵手,与我拂除尘俗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用于恳求人原谅或饶恕

繁体字形:高擡貴手

英文翻译:sir , lift your hand high that i may pass under it as under your mercy

高抬贵手的意思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抬:1.往上托;举:抬手。抬起头来。抬价。2.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抬担架。把桌子抬过来。3.指“抬杠”1:他们两人一谈到这个问题,抬起来就没完。4.用于两人抬的东西:十抬妆奁。

贵:1.价格高;价值大(跟“贱”相对):绸缎比棉布贵。春雨贵如油。2.评价高;值得珍视或重视:宝贵。可贵。3.以某种情况为可贵:人贵有自知之明。锻炼身体,贵在坚持。4.地位优越(跟“贱”相对):贵族。贵妇人。达官贵人。5.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姓。贵国。高抬贵手。6.姓。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成语评论

高抬贵手”这个词,字面意思是“把手抬高一点”,但实际是用来请求别人宽容或通融。比如朋友不小心弄坏了你的杯子,你可能会半开玩笑地说:“这次就高抬贵手吧,下次请我吃顿饭补偿!”这时候对方多半会笑着答应。那问题来了:为什么用“高抬贵手”表达宽容?其实它暗含“对方占据优势地位”的隐喻——你的手放低时能惩罚我,抬高了自然就放过了。

在职场上,这个词也常被巧妙使用。比如新人提交的方案被领导批评,同事帮忙打圆场:“张总,小王刚来三个月,您高抬贵手给点改进建议?”这种表达既保留了领导的权威感,又为双方留了台阶。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人们更愿意用成语代替直接说“放过我”?或许是因为成语自带文化厚度,能让严肃的请求显得更委婉。

记得有次在菜市场,摊主给老人多算了十块钱。老人握着皱巴巴的零钱说:“小伙子,我这把年纪了,你高抬贵手吧。”摊主脸一红立刻改正。这个场景让我意识到,成语不仅是书本知识,更是活生生的沟通工具。当弱势方用这种方式表达时,往往能唤醒对方的同理心——毕竟谁都有需要被宽容的时刻。

现代人还创造性地拓展了这个成语的用法。比如游戏群里常见:“队友们高抬贵手别举报,我保证下局好好打!”这种轻松化使用反而消解了成语的沉重感。有人质疑这是否稀释了成语的严肃性,我倒觉得语言本就该与时俱进。当00后们用表情包配着“求高抬贵手”时,何尝不是文化传承的另类延续?

有个历史冷知识或许能加深理解:明清时期衙门口常挂“肃静”“回避”牌子,但百姓告状时会叩头说“求大老爷高抬贵手”。这种权力关系的可视化,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表达习惯。下次遇到需要协商的场合,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就像给严肃对话裹了层糖衣,既明确传递请求,又不伤彼此颜面。

语言学家发现,带肢体动作的成语更容易被记忆和使用。“高抬贵手”里的“抬手”动作,让人联想到具体的宽容场景。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它比单纯的“请原谅”更有画面感和说服力。当你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来龙去脉,就会明白:所谓语言智慧,就是把抽象请求变成可触摸的意象。

高抬贵手的造句

  1. 造句 我们再三帮他求情,对方才肯高抬贵手,不再计较。
  2. 造句 这是无心之过,还请你高抬贵手,放过他吧!
  3. 造句 骇客请高抬贵手,不要玩我的电脑了,我很怕。
  4. 造句 念他初犯,你就高抬贵手放他一马吧。
  5. 造句 老板,我已知错认罪,请你高抬贵手,饶恕我这一回吧!
  6. 造句 无论他怎么道歉,对方就是不肯高抬贵手,撤回告诉。
  7. 造句 请您高抬贵手,放我一把,让我也有口饭吃。
  8. 造句 虽然你愿意高抬贵手,他却不肯领情,看来此事我只好撒手不管了。
  9. 造句 凡事都一样,业内人士估计新的管理机构也许会有高抬贵手的可能,他们没法说服汽车厂来趟这浑水。
  10. 造句 无论如何,还得请您高抬贵手,小人感恩不尽!

"高抬贵手"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