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à bù bù qián

成语解释:在原地踏步,没有前进。比喻事情没有进展

成语出处: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三章:“你们以为武汉在望,唾手可得,为什么我们倒在这儿踏步不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没有进展

繁体字形:踏步不前

英文翻译:No step forward

踏步不前的意思

踏:[tà]1.踩:不要踏坏庄稼。脚踏实地。2.到现场去:踏看。踏勘。[tā]〔踏实〕同“塌实”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成语评论

踏步不前”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或事停滞在某个阶段,缺乏进展。比如有人计划学习新技能,却总在纠结“现在开始是不是太晚了”,结果一年过去还在原地打转。这时候可以说:“他总想着要‘准备充分’,结果反而踏步不前,错失了最佳时机。”

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这种状态?核心问题往往藏在“不确定感”里。就像面对岔路口时,有人因为害怕选错方向而不敢抬脚——但站在原地观望,真的比试错更安全吗?有个真实案例:一家传统企业想转型线上,管理层反复开会讨论风险,三年后市场份额已被果断转型的竞争对手瓜分殆尽。这时候的“谨慎”反而成了枷锁。

换个角度看,踏步不前有时是思维困局的信号。有个有趣的比喻:就像开车时车轮陷进泥坑,越是猛踩油门,轮胎空转得越厉害。这时候更需要的是下车观察地形,或者垫块木板改变着力点。比如职场新人面对复杂项目,与其纠结“我还没学会所有技能”,不如先完成能做的部分,在实践中填补知识缺口。

这里藏着我的个人观察:现代社会过度强调“完美准备”,反而制造了新的障碍。我曾见证过创业者因为执着于商业计划的每个细节,结果被更粗糙但快速迭代的同行超越。有时候,0.7版本的执行力比1.0版本的设想更有价值——毕竟修正方向的前提是先把车开动起来。

突破的关键往往在于转换视角。有个实验很有意思:让两组人解谜题,要求A组“必须正确”,B组“允许试错”。结果B组的解题速度和创新方案远超A组。这说明接受阶段性不完美,反而能打开新局面。就像写文章时,与其纠结开头是否惊艳,不如先让文字流动起来,后续再打磨润色。

最后想说,识别“踏步不前”的状态本身就是种进步。当意识到自己在原地转圈时,不妨试试“五分钟启动法”:先投入五分钟做具体行动。这个微小的改变常常能打破僵局,就像轻轻推一下停摆的钟摆,新的节奏自然就会形成。

踏步不前的造句

  1. 造句 *弯以及中国并没有踏步不前,日本取得的成就就更让人刮目相看了。
  2. 造句 然而木薯乙醇踏步不前,纤维素乙醇攻关不克,甜高粱乙醇步履维艰,160万吨燃料乙醇的年产纪录保持8年至今。
  3. 造句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的踏步不前,他越来越绝望。
  4. 造句 其次,在亚洲其他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时,菲律宾经济却踏步不前,在8500万人口中,近一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5. 造句 笑话,你以为只有你突破境界,我古辰就只是原地踏步不前?
  6. 造句 自满于过去取得的成绩,或者踏步不前,就不能卓有成效地渡过朝鲜面临的难关,就不能振兴国家的经济。
  7. 造句 然而,数年过去,浙江2005年版地标却“踏步不前”,滞后于国标更新。
  8. 造句 正在他踏步不前、洒泪涕泣的时候,围观的众农夫中,有一人指引他来到了长庆禅院。
  9. 造句 考虑到日本的几大竞争对手德国、韩国、*弯以及中国并没有踏步不前,日本取得的成就就更让人刮目相看了。
  10. 造句 表面看似产品质量之争,背后暴露出的,则是饮用水标准"山头林立"、彼此打架,地方标准更新缓慢、踏步不前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