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í chú bù qián
成语解释:迟疑不决,不敢前进
成语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陌上桑古辞》:“使君从南业,五马立踟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踟躇不前
英文翻译:Hesitate to move forward
踟:〔踟蹰〕心里犹豫,要走不走的样子,如“踟蹰不前”。亦作“踟躇”。
躇:见〖踌躇〗。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哎呦,说到“踟躇不前”这个成语,大家可能觉得有点文绉绉,但说白了就是“卡在那儿,不敢动”嘛!比如老张想辞职创业,结果琢磨了大半年还没行动,同事问他:“你这天天念叨,咋还不动手啊?”老张挠挠头:“唉,万一赔了咋整?”你瞅,这不就是典型的踟躇不前?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为啥人会踟躇不前呢?说实在的,关键就是“想太多”啊!就像小美想学跳舞,结果先脑补了一堆“会不会被笑”“动作太难”,越想越怂,最后报名表愣是没交出去。不过话说回来,踟躇不前也不全是坏事,至少说明咱在认真掂量风险,对吧?
再来个接地气的例子。老王看中个股票,天天盯着K线图念叨:“现在进场会不会太高?再等等吧…”结果眼瞅着股价蹭蹭涨,大腿都快拍青了。你懂的,这种时候的踟躇不前,说白了就是“贪心+怕输”在打架嘛!不过老话说得好,三思而后行,总比莽撞强。
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年轻人谈恋爱不也这样?小李暗恋同事三个月,微信对话框开了关、关了开,愣是没敢发消息。朋友都急眼了:“你再踟躇不前,人家都要调部门啦!”要我说啊,这种犹豫里其实藏着真心,毕竟真在乎才会小心翼翼。
说回正题,怎么破解踟躇不前的状态呢?个人觉得可以试试“小步快跑”法。比如想转行就先报个培训班,想开店就先摆个地摊试试水。就像我当初写文章,怕写不好就先从发朋友圈小作文开始,嘿,结果现在不也写得挺欢?
最后抖个机灵。其实咱们老祖宗造这个词儿挺有意思的,“踟躇”俩字都带足字旁,这不就是脚丫子在地上蹭来蹭去的画面吗?现代社会虽然不用真蹭地,但心里那个纠结劲儿啊,古今一个样儿。不过话说回来,有时候适当的停顿,反而能让后面的步子迈得更稳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