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ù kǒu jié shé
成语解释:犹言杜口吞声。
成语出处:汉·焦赣《易林·比之咸》:“杜口结舌,心中拂郁,去灾患生,莫所告冤。”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无言以对
繁体字形:杜口結舌
英文翻译:shut up , keeping silence
杜:1.杜梨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杜梨,也叫棠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2.堵塞:以杜流弊。防微杜渐。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结:[jié]1.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结绳。结网。结彩。2.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结。活结。死结。蝴蝶结。3.发生某种关系;结合:结仇。结社。结为夫妻。4.凝聚;凝结:结晶。湖面结了一层冰。5.结束;了结:结账。归根结底。你不理他不就结了吗?6.旧时保证负责的字据:保结。具结。7.姓。[jiē]长出(果实或种子):树上结了不少苹果。这种花结子儿不结?。园地里的南瓜、豆荚结得又大又多。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哎呦,这“杜口结舌”可真是个有意思的成语!说白了,就是形容人紧张到说不出话的样子,对吧?比如老王第一次上台演讲,结果看到台下黑压压一片观众,直接杜口结舌,愣是把背了三天的稿子忘了个精光,急得直搓手。这场景,像不像你小时候被老师突然点名回答问题时的样子?(笑)
那问题来了——为啥人会突然变成“哑巴”呢?嘿,说白了就是大脑瞬间短路嘛!紧张、惊讶或者压力太大,语言系统直接“宕机”了。比如小美收到暗恋对象的情书,当场杜口结舌,脸涨得通红,半天才挤出一句“啊...谢谢”。你品,你细品,这种反应是不是特别真实?
不过依我看呐,这成语在现代社会还能玩出新花样。比如职场新人开会时被老板突然Q到,明明准备充分却突然杜口结舌,这时候该怎么办?嘿!我的秘诀是:先深呼吸三秒,把问题拆解成“1、2、3”分点回答。亲测有效,至少能让你从“哑巴”进化成“能说人话”的状态。
话说回来,这成语其实藏着个冷知识——古人用“杜”字表示堵塞,可比咱们现在说“脑子卡壳”文雅多了。不信你看电视剧里,大臣被皇帝质问时,哪个不是杜口结舌还拼命擦冷汗?所以说啊,关键时刻掉链子这事,从古至今都没变过。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儿:遇到杜口结舌的情况千万别慌。就像学骑自行车,多摔几次自然就会了。下次再碰上尴尬场面,不妨试试把语速放慢,或者来句“这个问题我需要想想”,给自己争取点缓冲时间。毕竟,谁还没个当机的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