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ēng
  • nán
  • sh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ēng pú nán shǔ

成语解释: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繁体字形:更僕難數

英文翻译:be too numerous to count

更仆难数的意思

更:[gēng]1.改变;改换:更改。更换。2.经历:少(shào)不更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3.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半夜。[gèng]1.副词。2.更加;越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3.再:更上一层楼。

仆:[pú]1.旧时受人雇佣、在生活上供役使的人:仆人。女仆。2.谦辞。旧时男子称自己。[pū]向前跌倒:前仆后继。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

数:[shù]1.数目:次数。数额。2.几;几个:数次。数日。3.天数;命运:气数。在数难逃。4.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由于生产实践对计数和测量的需要,首先产生了自然数(正整数),后又逐渐产生了分数、零、无理数、负数、虚数等。5.一种语法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6.指数学:数理化。[shǔ]1.点算:数数(shù)。数不清。2.比较起来最突出:数得上。数一数二。3.责备;列举错误:数说。数落。[shuò]屡次:频数。

成语评论

提到“更仆难数”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但它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你去图书馆,看到书架上密密麻麻的书籍,想要数清楚有多少本,这时候就可以用“更仆难数”来形容——不是数不过来,而是数量实在太多,数到中途可能连自己都忘了数到哪儿。

什么场景适合用这个成语?举个例子,一位生物学家研究热带雨林的昆虫种类时说:“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令人惊叹,仅仅是蚂蚁的种类就‘更仆难数’。”这句话不仅点明了研究对象数量庞大,还暗含了探索未知的兴奋感。用成语替代“数不清”或“很多”,能让表达更有画面感。

它和“数不胜数”有什么区别?两者都表示数量多,但“更仆难数”更强调“计数过程本身的困难”。比如统计海滩上的沙粒,理论上可以逐个计算,但实际操作几乎不可能完成。这种语境下,“更仆难数”比“数不胜数”更能体现物理层面的操作难度。

有个有趣的发现:这个成语在科技领域反而焕发了新生。比如程序员处理海量数据时调侃道:“用户行为日志每天新增的数据量,真可谓‘更仆难数’。”这既保留了成语的古意,又赋予了它数字时代的现实意义。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它揭示了人类认知的边界。当我们面对浩瀚星空、微观粒子或者社会现象时,“更仆难数”不仅描述数量,更暗示着人类探索未知时既渺小又执着的精神状态。就像试图数清秋夜流星的孩童,虽然最终数不清,但抬头仰望的过程本身已足够动人。

下次看到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或是手机里刷不完的短视频,不妨试着用“更仆难数”来描述。这不仅能丰富表达层次,或许还能提醒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筛选和专注比单纯追求数量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