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án gēng pú shǔ
成语解释: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紧缩式;作补语、定语;形容人或事物很多
繁体字形:難更僕數
英文翻译:Endless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更:[gēng]1.改变;改换:更改。更换。2.经历:少(shào)不更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3.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半夜。[gèng]1.副词。2.更加;越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3.再:更上一层楼。
仆:[pú]1.旧时受人雇佣、在生活上供役使的人:仆人。女仆。2.谦辞。旧时男子称自己。[pū]向前跌倒:前仆后继。
数:[shù]1.数目:次数。数额。2.几;几个:数次。数日。3.天数;命运:气数。在数难逃。4.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由于生产实践对计数和测量的需要,首先产生了自然数(正整数),后又逐渐产生了分数、零、无理数、负数、虚数等。5.一种语法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6.指数学:数理化。[shǔ]1.点算:数数(shù)。数不清。2.比较起来最突出:数得上。数一数二。3.责备;列举错误:数说。数落。[shuò]屡次:频数。
“难更仆数”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想表达的意思其实特别接地气——东西多到数不过来,连仆人都累得换班了!那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呢?咱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比如你走进一家网红奶茶店,发现菜单上密密麻麻写了几十种配料,从椰果、珍珠到芋泥、奶盖,这时候就能感叹:“这奶茶的搭配选项真是难更仆数啊!”你看,用成语吐槽选择困难症,是不是瞬间有了文化气息?
这时候你可能想问:“这和‘数不胜数’有什么区别?”其实它们意思相近,但“难更仆数”更强调“数到换人都数不完”的画面感,特别适合带点幽默的场景。比如朋友网购囤了三大箱纸巾,你可以打趣说:“你这库存,怕是难更仆数了吧?”
在职场里这个成语也很好用。比如公司要整理十年来的项目档案,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柜,同事摇头苦笑:“这些资料,实在难更仆数。”既准确描述了工作量,又避免了直接抱怨的压力。
我个人挺喜欢这个成语的“动态画面感”。它不像单纯的数量词那么死板,反而用“仆人换班”这种生活化比喻,让语言活了起来。不过要注意使用场合——跟00后聊天用可能有点违和,但用在工作报告或正式文书里,绝对能让内容增色不少。
下次遇到类似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就像语言工具箱里的瑞士军刀,既能准确表达,又能展现你的词汇储备。记住,好用的成语不在于多生僻,而在于用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