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 fēng kǔ yǔ
成语解释: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处境悲惨凄凉。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淒風苦雨
英文翻译:miserable conditions
凄:1.寒冷:风雨凄凄。2.形容冷落萧条:凄凉。凄清。3.形容悲伤难过:凄然。凄切。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雨:[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凄风苦雨”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很多人觉得它听起来文绉绉的,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最近台风过境时,行道树在狂风里东倒西歪,便利店招牌被吹得哐当作响,这不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现实写照?
有人问:这个词只能形容天气吗?去年朋友创业遇到供应链断裂,又碰上行业寒冬,他在电话里苦笑着说“这真是凄风苦雨的一年”。你看,当多重打击接踵而至时,这个成语就是最生动的情绪放大器。
记得中学课本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吗?杜甫写下“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时,字里行间浸透着凄风苦雨的苍凉。这种文学化的表达,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触摸到历史现场的潮湿与寒冷。
现代人用这个词其实更有意思。上周地铁上听见两个姑娘聊天:“公司裁员、房租涨价、还赶上智齿发炎,我这半个月简直在凄风苦雨里游泳。”原本沉重的遭遇,被俏皮的说法冲淡了苦涩,这或许就是成语在新时代的打开方式。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那些“祸不单行”的时刻。就像上周我亲眼所见:外卖小哥的电瓶车在暴雨中爆胎,手机订单还在不断弹出新提示。他蹲在路边给车胎打气的背影,比任何文字都更能诠释什么是生活的凄风苦雨。
有人担心用成语会显得老套,其实关键在语境适配。同事汇报项目连遭三次甲方推翻方案时,用“我们经历了凄风苦雨的两周”比直接抱怨更有画面感。语言就像调色板,成语是其中一抹特别的颜料。
最后想说的是,凄风苦雨从来不是终点站。就像老话说的“风雨过后见彩虹”,这个词本身带着中国式智慧——既承认困境的真实存在,又暗含着穿透阴霾的期待。下次遇到不顺心的事,不妨笑着叹一句:“且看这凄风苦雨,能浇出什么新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