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n
  • tóu
  • tàn
  • n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ēn tóu tàn nǎo

成语解释:不断伸着脑袋张望。形容迟疑观望,或心中有鬼。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他在那锅门前,更无心烧火,不时的伸头探脑,出来观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行为

繁体字形:伸頭探腦

英文翻译:crane one's neck to watch

伸头探脑的意思

伸:1.舒展开;拉长:伸手。伸长。2.同“”3.:伸冤。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探:1.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探矿。探路。探口气。试探。钻探。2.做侦察工作的人:密探。敌探。3.看望:探望。探亲。探病。4.向前伸出(头或上体):探头探脑。行车时不要探身窗外。5.过问:探闲事。

脑:1.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脑髓。脑子(a.脑;b.指思考、记忆等能力)。脑筋。脑海。脑际。脑壳。脑颅。脑神经。脑下垂体。脑积水。脑溢血。电脑。2.头:脑袋。脑壳。头昏脑胀。脑满肠肥。3.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脑儿。4.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脑。薄荷脑。

成语评论

伸头探脑”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办公室里小王正盯着同事的电脑屏幕,脖子伸得老长,恨不得把脸贴上去——这就是典型的“伸头探脑”。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过分好奇或试图窥探他人隐私的状态,自带画面感的描述让人忍俊不禁。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词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家长在幼儿园窗外偷偷观察孩子活动,虽然也是伸头探脑,却透着暖意。关键要看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出于关心还是窥私欲,这点差异决定了词语的情感色彩。

记得有次在古镇旅游,见着位老爷爷拿着放大镜研究古建筑雕花,花白胡子都快蹭到木纹上了。导游笑着打趣:“您这伸头探脑的架势,怕不是要把三百年前的木匠手艺都看穿咯!”现场顿时充满快活的空气。这说明只要语境合适,这个词也能变得生动有趣。

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这个词常伴随着肢体语言。就像猫咪发现逗猫棒时,会先缩着身子再突然探头——人类的好奇心也会触发类似的连锁反应。心理学研究显示,当人对某事物产生强烈兴趣时,身体会不自觉地前倾15度左右,这种微动作恰好与成语描述完美契合。

关于使用边界,个人认为在数字化时代尤其值得注意。刷手机时总有人从你肩后“伸头探脑”看屏幕,这种越界的“好奇心”容易引发不适。但换个角度看,适度使用这个成语提醒我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空间,才是现代社会的相处智慧。

下次见到地铁里有人伸长脖子读别人手里的报纸,或是邻居踮脚张望小区新开的店铺,不妨会心一笑。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场景,不正是“伸头探脑”最鲜活的注解吗?生活需要这样的观察与互动,只要把握好分寸,好奇也能成为温暖的联结。

伸头探脑的造句

  1. 造句 此时涌动的宾客络绎不绝,比肩继踵,个个皆伸头探脑去观望这百年难见的婚礼。
  2. 造句 可是来人却没有放过她,三个家伙凑到罗力的身边,伸头探脑地打量着李季云。
  3. 造句 放下箱子的摇头二叔伸头探脑,周围都是自己人,在外人面前老成持重的摇头二叔也开始犯二。
  4. 造句 挽着南天道长的胡丽,伸头探脑忍不住露出了古怪地神色,眼神中露出了一丝惧意。
  5. 造句 只有一群闲汉无赖,远远看到他过来,伸头探脑的看了一阵之后,就有几人欢天喜地的奔了过来,为首的,正是张佳木用的很得力的李瞎子和薛胖子几个。
  6. 造句 寻了个报告进度的机会,包光光凑过去,伸头探脑的瞄了两眼——他可不知道这是极度犯忌的事。
  7. 造句 李影紧跟在杨颉的身后,轻快地挑拨着各种伸头探脑的树枝,仿佛又回到了非洲的岁月。
  8. 造句 靠南墙根种了半圈南瓜,一棵棵像绿色的龙蛇,蔓儿自在地顺着木棍爬到墙上,向墙外伸头探脑。
  9. 造句 一个失眠的女人在克拉姆胡同溜溜达达,朝黝黑的拱廊里伸头探脑,读半明半暗中的招贴。
  10. 造句 长孙冲只好让她们出去,自己动手,用油炸了一遍,撒上盐沫,味道香浓,引得小馒头,小包子两人一人一边,在门口伸头探脑,不断抽抽鼻子,嗅着空气中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