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ū
  • tóu
  • tàn
  • n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ū tóu tàn nǎo

成语解释:伸头去探看。形容行为鬼鬼祟祟。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回:“只是舒头探脑,望里边一望,又退立了两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行为

繁体字形:舒頭探腦

英文翻译:crane one 's neck to watch

舒头探脑的意思

舒:1.伸展;宽解(拘束或憋闷状态):舒眉展眼。舒经活血。舒了一口气。2.缓慢;从容:舒徐(缓慢)。舒缓。3.姓。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探:1.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探矿。探路。探口气。试探。钻探。2.做侦察工作的人:密探。敌探。3.看望:探望。探亲。探病。4.向前伸出(头或上体):探头探脑。行车时不要探身窗外。5.过问:探闲事。

脑:1.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脑髓。脑子(a.脑;b.指思考、记忆等能力)。脑筋。脑海。脑际。脑壳。脑颅。脑神经。脑下垂体。脑积水。脑溢血。电脑。2.头:脑袋。脑壳。头昏脑胀。脑满肠肥。3.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脑儿。4.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脑。薄荷脑。

成语评论

舒头探脑”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伸头张望”,常用来形容人好奇或小心地观察周围情况。比如:“他站在门外舒头探脑地往里看,生怕被老师发现。”这种场景是不是很像小时候偷看考试成绩的你?

问题一:成语的“窥探感”从何而来?其实“舒头探脑”自带画面感——既想看清状况,又不想完全暴露。就像邻居家飘来饭菜香时,你扒着门缝偷偷确认是不是在炖红烧肉,这种既渴望又克制的状态,正是成语的精髓。

来看段职场应用:“小王在茶水间舒头探脑观察会议室,想提前知道年终奖方案。”这里既表现出对信息的渴望,又暗含职场人获取情报时的谨慎心态。当代职场中,这种“信息侦察”行为其实比我们想象得更常见。

问题二:和“东张西望”有什么区别?虽然都涉及观察行为,但“东张西望”更偏向漫无目的,而“舒头探脑”带有明确目标性。比如游客在陌生城市东张西望属于正常,但同事总在你工位旁舒头探脑,大概率是想摸清你的项目进度。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当代社交媒体行为。试想刷朋友圈时手指快速滑动,突然停在某个动态前仔细端详——这不就是数字时代的“舒头探脑”吗?我们既想了解他人生活,又不想留下浏览痕迹的心态,和成语描绘的状态如出一辙。

最后分享个有趣的发现:越是信息透明的环境,“舒头探脑”的行为反而越普遍。就像公司推行开放式办公后,同事们反而更频繁地装作路过他人电脑屏幕前。或许人类天性中,总对“半隐蔽的信息”保持着特殊兴趣。

"舒头探脑"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