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ī lěng zhī chuáng
成语解释: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成语出处:《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繁体字形:龜冷支牀
英文翻译:Quilengzhi bed
龟:[guī]爬行动物。背腹有甲。有些种类的龟,头、尾和脚可缩入甲内。在水中或陆上都能生活,寿命很长。有的龟甲可供药用。[jūn]同“皲”。[qiū]1.〔龟兹〕2.古地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设置龟兹都督府。后并入安西都护府。3.唐代安西四镇(军镇)之一,先后受安西都护府及安西节度使统辖。4.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冷:1.温度低;感觉温度低(跟“热”相对):冷水。现在还不算冷,雪后才冷呢。你冷不冷?2.使冷(多指食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3.不热情;不温和:冷面孔。冷言冷语。冷冷地说了声“好吧”。4.寂静;不热闹:冷落。冷清清。5.生僻;少见的:冷僻。冷字。6.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冷货。冷门。7.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冷箭。冷枪。冷不防。8.比喻灰心或失望:心灰意冷。看到他严厉的目光,我的心冷了半截。9.姓。
支:1.撑:支帐篷。把苇帘子支起来。他用两手支着头正在想什么。2.伸出;竖起:两只虎牙朝两边支着。支着耳朵听。3.支持:支援。支应。体力不支。乐不可支。疼得实在支不住。4.调度;指使:支配。支使。把人支走。5.付出或领取(款项):支出。支取。支了一笔钱。6.姓。7.分支;支派:支流。支队。支线。支店。8.a)用于队伍等: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b)用于歌曲或乐曲:两支新的乐曲。c)纱线粗细程度的英制单位,用单位质量(重量)的长度来表示,如1磅重的纱线长度中有几个840码,就叫几支(纱)。纱线越细,支数越大。d)用于杆状的东西:一支枪。三支钢笔。一支蜡烛。9.地支。见〖干支〗。
床:1.供睡觉用的家具。2.像床的东西:冰床。机床。3.某些东西中起托架、支撑作用的部分:牙床。琴床。4.某些像床的地面、地貌:河床。5.量词。用于被褥等:一床被子。
“龟冷支床”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怪,但背后藏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古代有人发现乌龟冬眠时体温低,就把龟壳垫在床脚当支撑物,既用上了闲置资源,又解决了实际问题。这成语现在多用来形容“虽然条件有限,但能灵活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问题”。举个例子:老张家的床腿断了,他随手拿几本旧书垫在下面,还笑着说:“这叫龟冷支床,废物利用嘛!”
问题来了:这个成语和“废物利用”有区别吗?其实核心差异在于“被动适应”和“主动改造”。比如公司突然断电,员工用手机闪光灯照明完成报表——这就是典型的龟冷支床思维,重点在于应急而非优化。就像去年台风天,我家停电后用自行车发电煮泡面,虽然不高效,但确实解了燃眉之急。
有个真实案例特别有意思:某创业团队初期买不起服务器,把十台二手游戏主机改装成数据库集群。这种“龟式生存智慧”在现代职场也很常见。我见过设计师用外卖单背面画草图,销售用超市小票记客户电话,本质上都是把看似无用的东西变成解决问题的钥匙。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思维方式容易陷入“凑合主义”陷阱。就像用龟壳支床虽能应急,但终究不如换条新床腿靠谱。去年我邻居总用饮料瓶盖垫摇晃的餐桌,结果有天全家人的晚餐都“地震”了。所以说,临时方案可以救命,长期规划才是根本。
观察身边会发现,善于“龟冷支床”的人往往更乐观。他们相信“总会有办法”,就像把咖啡渣晒干除冰箱异味,用旧T恤改造成购物袋。这种思维模式其实暗含两层智慧:一是资源识别能力,二是快速决策能力。毕竟在紧急时刻,能立即发现“龟壳在哪”并果断使用,本身就是种难得的生活智慧。
有个现象挺有意思:越是资源匮乏的环境,龟冷支床的案例反而越精彩。就像疫情期间,餐馆用外卖盒种蔬菜,健身房教练在抖音直播带操。这些创新不都暗合了成语的精髓?或许困境本身就像那块冰冷的龟壳,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把它变成支撑前行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