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óng shé fēi wǔ
成语解释:见“龙蛇飞动”。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八回:“闺臣听了,把神凝了一凝,只得打起精神,举起笔来,刷、刷、刷如龙蛇飞舞一般,一连写了几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书法气势奔放
繁体字形:龍虵飛舞
英文翻译:swift movement of calligraphy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蛇:[shé]爬行动物,身体圆而细长,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吃青蛙等小动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兽类。[yí]见“逶蛇”。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舞:1.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2.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想象一下:一位书法家挥毫泼墨,笔下线条如游龙穿梭、灵蛇摆尾,整张宣纸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这便是"龙蛇飞舞"最经典的场景——既形容笔势的洒脱奔放,又暗含艺术创作中收放自如的智慧。不过这个成语真的只能用来夸赞书法吗?
你看那山间晨雾,时而如蛟龙腾空直上九霄,时而似银蛇盘绕林间小径,这般气象万千的自然画卷,不正是天地执笔写就的"龙蛇飞舞"吗?记得去年元宵灯会,三十米长的布龙在人群中翻腾游走,配合着少年们舞动的荧光绸带,整条街道都变成了流动的光影长河,引得路人连连惊叹:"这才是活生生的龙蛇飞舞!"
有人问:这成语是不是太夸张了?其实关键在于动态的对比美感。就像现代艺术展里那组金属装置:刚性钢管弯折成龙形骨架,柔性LED灯带如蛇信缠绕其间,刚柔并济的造型配上流动的光影,让观众瞬间领悟到——原来工业设计也能演绎传统意象的新生。
另一个疑问:只能形容视觉体验吗?某次音乐节让我有了新发现。当民乐演奏家即兴改编《十面埋伏》,琵琶轮指如骤雨,二胡滑音似蛇行,两种乐器此起彼伏的竞奏,竟在听觉维度重现了"龙蛇飞舞"的意境。这启示我们:成语的妙用在于捕捉事物内在的韵律感。
个人认为,语言的生命力正体现在这种跨维度的想象力中。下次看到广场上孩子们牵着风筝追逐奔跑,或许你会心一笑:那翱翔的龙形风筝与蜿蜒拖曳的长尾,不正是最朴实的"龙蛇飞舞"吗?生活处处藏着成语的现代表达,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保持发现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