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 zú bìng chí
成语解释:驰:疾行,驰驱。并行前进,不分先后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齊足並馳
英文翻译:To keep one's feet together
齐:[qí]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jì]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2.药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齐。4.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斋”。2.斋戒:齐三日而后行。3.庄敬:齐庄。齐严。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并:[bìng]1.合在一起:归并。合并。把三个组并成两个。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并蒂莲。我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3.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时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两说并存。相提并论。4.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你以为他糊涂,其实他并不糊涂。所谓团结并非一团和气。5.并且:我完全同意并拥护领导的决定。6.用法跟“连”相同(常跟“而”、“亦”呼应):并此而不知。并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bīng]山西太原的别称。
驰:1.(车马等,使车马等)跑得很快:奔驰。驰逐。飞驰。风驰电掣。2.传播:驰名。3.(心神)向往:神驰。驰想。
“齐足并驰”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儿陌生,但其实它描述的是两匹马并排奔跑、步伐一致的状态。比如在工作中,一个团队若能像这样协调配合,项目进展就能又快又稳。
什么是“齐足并驰”的核心意义?它强调的不仅是“同步”,更是“互补”。比如父母共同教育孩子,一个教知识,一个教品德,两者齐头并进,孩子成长会更全面。这种协作不是简单的“同时做”,而是让不同角色发挥各自优势。
用在生活里是什么样?想象健身房里,有人练力量,有人练柔韧性。虽然训练方式不同,但共同目标是健康。就像创业团队里,技术员专注产品开发,市场人员开拓渠道,看似分工有别,实则共同推动公司发展。
个人认为,现代人更需要这种智慧。比如学习时,专业知识和软技能就该“齐足并驰”。只会写代码的程序员可能被困在技术岗,而兼备沟通能力的人更容易转型管理。这种平衡思维,能让人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走得更远。
如何避免“假齐足”?关键在目标对齐。就像双人自行车,如果两人只顾自己蹬得快,方向不同反而会翻车。工作中常见“各做各的”现象,表面忙碌实则内耗。真正的齐足并驰需要定期校准目标,就像乐队演奏前统一调音。
最后想说,这个成语给我们的启示远超字面意思。它不仅是合作的方法论,更是跳出“单打独斗”思维的钥匙。当你能让不同要素和谐共振时,产生的能量往往超乎想象——就像划龙舟时所有人的船桨同时入水,那艘船才会真正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