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 xīn yī lì
成语解释:同“齐心协力”。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臧洪传》:“凡我同盟,齐心一力,以致臣节,陨首丧元,必无二志。”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共同努力
繁体字形:齊心一力
英文翻译:make concerted efforts
齐:[qí]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jì]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2.药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齐。4.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斋”。2.斋戒:齐三日而后行。3.庄敬:齐庄。齐严。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提到"齐心一力",大家会想到哪些场景?上周社区组织大扫除时,王大爷扛着扫把说:"咱们老邻居们齐心一力,半天就能把这条街收拾干净。"这句话不仅点燃了现场气氛,更印证了这句成语的精髓——众人目标一致时产生的强大力量。
齐心一力的核心是什么?某科技公司开发新项目时,程序员主动帮设计师调试界面,市场部提前准备推广方案,这种跨部门协作正是关键。就像齿轮组运转,每个零件既要保持自身特性,又要与其他部件完美咬合。现代社会的复杂任务早已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唯有打破"各扫门前雪"的思维定式才能突破瓶颈。
有个有趣现象:马拉松接力赛中,最后一棒选手冲刺时,观众席的加油声会突然提高八度。这让我想到去年参与山区支教时,志愿者们分工编写教材、组织活动、联络物资,最终让128个孩子获得完整学期教育。当共同目标足够清晰时,陌生人也能迅速建立默契,这种化学反应往往能创造奇迹。
数字化时代给"齐心一力"带来新注解。远程办公团队通过云端协作工具同步进度,开源社区开发者跨时区修改代码,就连小区微信群都能快速组织垃圾分类志愿者。工具在变,但核心理念始终未变:找准共同利益点,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每个参与者都能成为推动巨轮前进的浪花。
观察菜市场商贩们的相处方式很有意思。卖蔬菜的李婶会帮海鲜摊老王照看摊位,水果铺小张主动分享客户资源。这种自发的互助网络,比任何管理制度都更具生命力。它告诉我们:真正的齐心一力不在于口号响亮,而在于日常实践中培养出的信任纽带。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有人担心这种传统美德正在流失。但每逢暴雨导致道路积水,总能看见陌生人合力推移熄火车辆;社区团购群里,年轻上班族主动为独居老人代取物资。这些细微处的互助证明,只要人性中的善意尚存,齐心一力的火种就永远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