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ǐng dǐng yǒu míng
成语解释: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成语出处:宋 陆游《岁晚书怀》:“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鼎鼎有名
英文翻译:celebrated
鼎: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3.大:鼎力。鼎言。4.锅。5.姓。6.正当;正在:鼎盛。
鼎: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3.大:鼎力。鼎言。4.锅。5.姓。6.正当;正在:鼎盛。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哎,你说成语这东西,咋就这么有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几个字能顶一篇小作文。比如“塞翁失马”这个成语,表面看是讲老头儿丢了马,结果后来马带回来一群野马,可再后来儿子摔断腿,最后又因为腿伤逃过兵役。你看,这不就是典型的“福祸相依”嘛!人生啊,有时候你以为的坏事,搞不好藏着转机呢。
等等,有人要问了:“为啥成语能流传千百年?”这问题问得妙!你想啊,古人用最简短的文字把复杂的道理打包成“知识罐头”,方便随时掏出来用。就像“画龙点睛”这词儿,原本是画家给龙点上眼珠子立马飞天的故事,现在咱们用来形容关键处的神来之笔。你说这比喻多传神?就跟做菜撒最后那撮盐似的,少了就是差点味儿。
不过话说回来,有些成语还真得掰开了说。比方说“三人成虎”,现在年轻人乍一听可能懵圈——三个人就能变成老虎?其实这讲的是谣言传播的可怕。战国时魏国大臣用这个例子劝君主别轻信传言,搁现在不就是提醒咱们别被热搜带节奏嘛!你看这智慧,穿越两千多年照样管用。
依我看呐,成语最大的魅力在于“活化石”属性。就像“刻舟求剑”那位在船上刻记号找剑的憨憨,这不就是现代人守着旧经验解决新问题的绝妙写照?有时候咱们笑古人迂腐,可细琢磨,谁没干过类似的事儿呢?所以说成语这玩意儿,既是镜子也是警钟。
最后唠句实在的,现在年轻人爱说网络流行语,但好些热词活不过三个月。反观成语,像“水滴石穿”“金石为开”这些,经历多少朝代还在发光发热。这说明啥?真正的好道理就像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下次跟人聊天时甩个恰当成语,保准比发十个表情包都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