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ū shī yǒu míng
成语解释:有正当理由进行征伐。
成语出处:京剧《将相和》第一场:“赵若献璧,乃惧怕我邦,不难臣服;若是不献,再去征讨,方算出师有名。”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谓语;用于军事或处事等
繁体字形:出師有名
英文翻译:for the right reasons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师:1.传授知识、技术的人:教师。2.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技术的人:工程师。理发师。3.效法:师法。4.榜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5.军队:出师。劳师动众。6.军队编制单位。在军之下,团之上。7.由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8.对和尚、尼姑的尊称:禅师。师太。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哎,你听说过“出师有名”这个成语不?说白了,它就是强调做事得有个正当理由,不能随便乱来。举个栗子啊,比如隔壁老王想开个早餐店,结果被物业拦着不让装修,老王一拍大腿:“我这可是为了解决小区早餐难的问题啊!”——你看,这理由够“出师有名”了吧?
等等,有人可能会问:“为啥非得找个理由?直接干不行吗?”嘿,好问题!其实啊,咱们人类社会的规则就是“名正言顺”。就像历史上那些大战役,比如刘邦打项羽,也得先列个“十大罪状”才动手。你懂的,没个说法就开打,老百姓心里犯嘀咕,队伍都不好带。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公司要裁员的时候,老板要是直接说“我们没钱了”,估计大伙儿得炸锅。但如果改成“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让公司走得更长远”,虽然结果一样,但听着是不是顺耳多了?这就是“出师有名”的现实应用——说白了,就是给行动穿件体面外套。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有些年轻人做事可太实诚了。就像我表弟想辞职,直接在朋友圈写“老板太抠门”。结果面试新公司时,HR看到这条直接皱眉头。你看,这时候要是换成“寻求更大发展空间”,是不是既真实又体面?所以说啊,老祖宗的智慧放到今天照样好使。
最近看新闻说有个国家搞环保政策,明明是收税,偏要说成“碳积分奖励计划”。你品,你细品,这操作不就是现代版“出师有名”嘛!不过话说回来,只要最终能推动环保,手段合理点倒也无伤大雅。你懂的,做事有底气才能走得更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