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ǐng shí míng zhōng
成语解释:亦作“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将期乎鼎食鸣钟,宁虞往吝。”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
繁体字形:鼎食鳴鐘
英文翻译:Dingshijingzhong
鼎: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3.大:鼎力。鼎言。4.锅。5.姓。6.正当;正在:鼎盛。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鸣: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4.姓。
钟:1.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2.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挂钟。座钟。闹钟。3.指钟点、时间:六点钟。由这儿到那儿只要十分钟。4.(情感等)集中:钟爱。钟情。5.姓。6.同“盅”。
哎呦喂,说到“鼎食鸣钟”这个成语,大伙儿是不是觉得画面感一下子就上来了?这词儿最早出自《左传》,字面意思就是吃饭用大鼎装菜、奏乐用编钟伴奏,说白了就是古代贵族那种“壕无人性”的生活排场。比如《红楼梦》里贾府开宴席那段,“鼎食鸣钟”的描写直接把富贵气怼到读者脸上,让人忍不住感叹:“这才是真·豪门啊!”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光用来炫富吗? 其实不然!你细品《三国演义》里董卓的桥段,作者用“鼎食鸣钟”暗戳戳讽刺他铺张浪费,结果后来果然被吕布捅了刀子。这说明啥?老祖宗早就看透了:只顾着摆谱显摆,迟早要翻车嘛!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现在有些网红餐厅搞“宫廷宴”,人均消费大几千还非得配个古筝演奏。你说这是不是现代版“鼎食鸣钟”?要我说啊,偶尔体验下没问题,但要是天天这么造,钱包和胃都遭不住啊!(手动狗头保命)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活到现在? 因为它戳中了人性里那个永恒的痒点——谁不想过好日子呢?你看电视剧《大江大河》里,雷东宝带领村民脱贫后,村里办喜事时敲锣打鼓杀猪宰羊,可不就是新时代的“鼎食鸣钟”?这时候成语就从贬义变成了褒义,成了奋斗者收获成果的见证。
咱再掰扯个冷知识:考古队前两年在陕西挖出个战国大鼎,里头还残留着牛肉骨头。专家当场拍大腿:“这不就是活生生的‘鼎食鸣钟’现场吗?”你说古人在青铜器里煮牛肉是啥滋味?反正我估摸着肯定比现在的外卖香!(笑)
依我看啊,“鼎食鸣钟”就像个双面镜。一面照见人性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面也提醒我们别被物质绑架。就像我二舅说的:“日子过得是滋味,不是排场。”哪怕是粗茶淡饭,只要心里踏实,那可比端着金碗吃龙肉来得舒坦,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