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ī shì láng gù
成语解释:①如鸱鸟举首而视,如狼反顾。②形容人的凶狠贪戾。
成语出处:《文选·马融》:“鱼鳖禽兽闻之者,莫不张耳鹿骇,熊经鸟伸,鸱视狼顾拊噪踊跃。”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鴟視狼顧
英文翻译:clear-eyed and malicious
鸱:古书上指鹞鹰。
视:1.看:视力。视线。近视。熟视无睹。2.看待:轻视。重视。藐视。一视同仁。3.考察:视察。巡视。监视。4.姓。
狼: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顾:1.回头看;泛指看。例:回顾。举目四顾。2.拜访:三顾茅庐。3.照管;注意:奋不顾身。顾大局。4.商店或服务行业称前来购买货物或要求服务:惠顾。顾客。5.文言副词。反而:足反居上,首顾居下。6.文言连词。但是;只是:虽年高,顾精神不减。
“鸱视狼顾”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描述的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办公室里,小李刚接手一个重大项目,总担心同事抢功劳,开会时频繁回头观察其他人的反应,甚至对领导的提问也表现得过度敏感。这种“草木皆兵”的状态,正是“鸱视狼顾”的生动写照——像鸱鸟瞪眼警惕、像狼行走时不断回头,形容人多疑戒备的样子。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状态是优点还是缺点?其实关键在于“度”。比如创业团队初期需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市场变化,这时候的“鸱视狼顾”是生存智慧;但若演变成对合作伙伴的持续猜忌,反而会错失发展良机。就像黑夜走山路,适度警惕能防跌倒,过度紧张却可能被自己的影子吓到。
历史故事里也有典型例子。战国时期,名将吴起带兵时“卧不设席,行不骑乘”,时刻保持警戒状态,这种职业性的“鸱视狼顾”让他屡建奇功。但现代职场中,若把这种状态带入日常交往,就像戴着防毒面具参加茶话会,既让自己疲惫,也让周围人尴尬。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当代有了新解读。有个程序员朋友分享经历:他在开发新产品时保持“鸱视狼顾”状态,既紧盯技术漏洞,又观察用户反馈,这种双重视角反而催生了创新功能。这提示我们:警惕性若与开放性结合,就能化防备为前进动力,就像冲浪者既要关注脚下浪板,又要眺望远方浪潮。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手机里同时开着多个聊天窗口,不断切换查看的状态,算不算数字时代的“鸱视狼顾”?或许这正是现代人需要修炼的新课题——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判断,既不做麻木的低头族,也不当焦虑的瞭望哨。保持适度的警觉,就像给心灵装个智能滤镜,筛掉噪音,留住真正值得关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