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ún piāo shén dàng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吴衙内看了,不觉魂飘神荡,恨不得就飞到他身边,楼在怀中。”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魂飄神蕩
英文翻译:The soul wanders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飘:1.随风摇动或飞扬:飘动。飘摇。飘落。红旗飘飘。外面飘着雪花。2.形容腿部发软,走路不稳:两腿发飘。3.轻浮;不踏实:作风有点儿飘。4.姓。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荡:1.摇动;摆动:动荡。飘荡。荡桨。荡秋千。2.无事走来走去;闲逛:游荡。闲荡。3.洗:冲荡。涤荡。4.全部搞光;清除:扫荡。倾家荡产。5.广阔;平坦:浩荡。坦荡。6.姓。7.放纵,行为不检点:放荡。浪荡。淫荡。8.浅水湖:黄天荡。芦花荡。9.同“凼”。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验?站在高山之巅俯瞰云海翻涌,或是被一首钢琴曲击中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这种连呼吸都变得轻盈、意识仿佛脱离身体的神奇感受,用「魂飘神荡」来形容再贴切不过。比如在古镇旅行时,我偶遇老艺人用竹笛吹奏《姑苏行》,乐声穿廊绕瓦的瞬间,当真有种魂魄被音符托着飘起来的恍惚感。
这个成语只能形容美好体验吗? 其实它更像中性的状态描写。朋友曾分享他在急诊室连续值班36小时后,看到晨光穿透玻璃窗时的感受:"明明累得站不稳,但盯着那束光,整个人就像被抽离出现实"。这种极度疲惫与光影交织产生的微妙抽离感,同样能触发魂飘神荡的体验。
比起单纯用"陶醉""沉迷"等词,这个成语的独特之处在于捕捉了意识层面的悬浮状态。就像玩VR游戏时,明明知道自己在客厅站着,视觉和听觉却把你拽进另一个维度。上周带侄子试玩太空漫步模拟器,他摘下设备后足足发怔了三分钟,这种科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或许正在创造新一代的魂飘神荡时刻。
如何在日常交流中自然运用? 关键要抓住「感官冲击」与「意识游离」的交汇点。比如描述海边落日:"当最后一缕金光沉入海平面,浪涛声突然变得很遥远,整个人魂飘神荡的,连朋友喊我拍照都没听见"。这里既有视觉冲击,又带出意识暂时脱线的状态,比直白说"看入迷了"更有画面感。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当代有了新变体。电竞玩家会说"这波操作秀得我魂飘神荡",作家描写人工智能时有"数据流如银河倾泻,令观测者的意识魂飘神荡"。当古老的语言触角延伸到新领域,词语本身也在完成着某种奇妙的进化。下次当你遇到强烈撼动五感的时刻,不妨试试让「魂飘神荡」替你说话——或许会发现,汉语里早就藏着理解世界的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