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ún xiāo cháng duàn
成语解释:见“魂销目断”。
成语出处:宋·刘过《贺新郎》词:“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销肠断。”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魂銷腸斷
英文翻译:Heartbroken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销:1.熔化金属:销金。2.除去;解除:撤销。销假。把那两笔账销了。3.销售:供销。畅销。脱销。兜销。一天销了不少货。4.消费:花销。开销。5.姓。6.销子。7.插上销子。
肠:1.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分为小肠、大肠两部分,起消化和吸收作用。通称肠子。2.心思;情怀:愁肠。衷肠。3.在肠衣里塞进肉、淀粉等制成的食品:香肠。鱼肠。腊肠。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魂销肠断”这个词,乍一听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招式,但它的真实含义其实更贴近普通人的情感。比如,有人描述自己送别挚友时的场景:“火车启动的那一刻,她站在月台上挥手,我忽然觉得心里空了一块,仿佛魂魄被抽走,喉咙哽得说不出话——这大概就是‘魂销肠断’的感觉吧。”这时候或许有人会问:这种痛苦和普通悲伤有什么区别?
答案藏在词意的层次里。普通的悲伤像一阵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而“魂销肠断”更像是持续的海浪,反复冲刷着内心的堤岸。举个例子,有位海外留学生在日记里写:“连续第三年春节没能回家,视频里看着父母鬓角的白发,那种酸涩从胃里直窜到眼眶,真真切切体会到什么叫‘肝肠寸断’。”这种情感之所以浓烈,是因为它叠加了时间、距离和牵挂的多重重量。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这种“过时”的成语还有必要用吗?我倒觉得越是快节奏的时代,越需要精准的语言表达复杂情绪。就像前阵子看到个故事:独居老人每天擦拭亡妻的相框,邻居问他为何如此,他答:“人走了,魂儿还留在老物件上。”这种用一生沉淀出的情感浓度,确实只有“魂销肠断”能恰当形容。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当代创作中正焕发新生命。某部热播剧中,主角看着被洪水冲垮的家园时,没有嚎啕大哭,而是蹲下身慢慢捡起浸湿的全家福——这个镜头让观众集体在弹幕刷起“魂销肠断”。可见人类对极致情感的共鸣从未改变,变的只是承载它的载体。
说到底,这类词语的价值不在于使用频率,而在于它们像情感刻度尺,标记着人类心灵的深度。当我们在某个深夜突然读懂了一句古诗,或是被陌生人的故事触动时,就会明白:原来那些被时间打磨过的词汇,始终在等待与真挚的灵魂重逢。